由于多數房屋倒塌或已成危房,加之要預防余震的危害,地震災區的軍民多居住在帳篷和簡易的房子里。地震發生后,多數房屋倒塌或已成危房,余震不斷,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飲用水被大面積污染,蚊蠅孳生,生態遭受嚴重破壞,腐爛變臭的畜禽尸體更成為各種病菌生長繁殖的理想場所。大批災民集中在臨時住所,居住擁擠,人口密度大,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并迅速蔓延。另外,災民普遍驚慌失措,身心交瘴,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明顯下降,也成為傳染病流行的誘發因素。那么,生活在帳篷和簡易的房子里的軍民如何確保健康呢?
一是要在空曠、干燥,遠離山坡和河流的場所“安營扎寨”。住所應選擇在安全地勢較高、背風、向陽和用水方便的地點并還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應盡量選用輕質建筑材料,棚子頂上不要壓磚頭、石塊或其它重物,以防棚子倒塌傷人;要設法填平住所周圍的坑洼,清除雜草,排除積水;四周應挖排水溝;臨時住室能遮風擋雨,同時應滿足通風換氣和夜間照明的要求;地面灑些石灰吸濕,盡量用鋼絲床或用木板、門板墊高作鋪,不要直接睡在地面上。
二是臨時廁所和垃圾堆要避開水源,遠離住房。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集體衛生,不要隨地大、小便和亂丟垃圾,更不能在河床和帳篷里大、小便。臨時廁所和垃圾堆要避開水源,設在住所的下風向30米以外。簡易廁所要求做到糞池不滲漏;禁止隨地大小便并做到不暴露糞便。暴露在外的糞便,采用漂白粉或石灰消毒(糞便與漂白粉比例為5:1,充分攪合;糞便內加入等量石灰粉攪拌),有條件的可使用敵百蟲等藥物殺滅寄生蟲卵。傳染病人的糞便要消毒后深埋處理。廁所、垃圾場所等地滅蠅蛆,可用0.05%敵敵畏乳劑500毫升/平方米;80%殘殺威,稀釋成1%濃度,50毫升/平方米;80%快康按1:300稀釋,50毫升/平方米;2.5%凱素靈可濕性粉劑,按1:100稀釋,50毫升/平方米。
三是發動群眾大搞環境衛生。要組織群眾,劃片包干,實行衛生區域責任制,如及時清理帳篷和簡易的房子內外的雜物;清除垃圾,做到垃圾袋裝化,防止垃圾滯存、污水淤積;清理室內外的破罐、空瓶、罐頭盒等類似雜物;防止積存雨水、臟水。
四是對帳篷和簡易的房子內外進行徹底消毒。目前災區正值夏秋季,氣溫高,蚊蠅多,極易造成環境衛生的惡化,導致乙型腦炎、痢疾、傷寒等傳染病的迅速傳播。環境消毒應由衛生防疫人員確定具體的范圍和方法。
住帳篷前,先要對帳篷內進行清理、消毒。如先用酸醋加熱熏蒸,然后使用經藥物浸泡過的蚊帳,以防家棲和半家棲蚊種。常用藥物及劑量為:(1)溴氰菊酯噴灑蚊帳,按9~12毫克/平方米;(2)浸泡蚊帳15~25毫克/平方米;(3)順式氯氰菊酯浸泡蚊帳,25~40毫克/平方米。其效果可達3~6個月,甚至更長,也可用此法處理門簾、紗窗等,效果類似。藥物浸泡蚊帳應根據預先測好的每平方米蚊帳的吸水量和蚊帳的面積,按推薦的使用劑量配好足量的藥液浸泡蚊帳,然后掛在陰處晾干即可使用。操作過程中要做好安全防護,勿使藥液濺出,尤其不要濺入眼內。一旦不慎濺入,要盡快用清水沖洗。
室外消毒主要是以消滅蚊蠅孳生地和幼蟲為主,破壞蚊蠅幼蟲發育生長的環境。如翻盆倒罐,填堵竹節、樹洞;清除帳篷內外的花草、建筑工地容器內、池洼內的積水;對飲用水容器勤洗刷、勤換水、加蓋防蚊。室外速效噴灑1%—2%敵敵畏乳劑或2.5%馬拉硫磷乳劑或其它速效藥物,用壓縮噴霧器噴霧,也可采用煙霧機處理或超低容量噴霧處理。
五是不喝生水和來源不明的水。把好飲用水衛生關是做好災后預防控制的關鍵性技術措施。煮沸消毒是十分有效的消毒方法,有燃料的地方可采用;化學消毒法,最常用的消毒劑是漂白精片,用量是每擔水(約50公斤)加1片漂白精片,用法是將漂白精片放入碗中,加少量水,攪拌均勻,倒入待消毒的水中攪勻,放置30分鐘;一般災后的水較混濁,消毒前須進行澄清,必要時通過過濾和混凝。另外,飯前便后一定要徹底洗手,最好用流動水選手,時間至少在半分鐘以上,尤其注意對手背、指甲縫、手指指間等有皺褶部位的清洗,那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有條件者擦以肥皂洗干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