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與魚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漁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漁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漁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漁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漁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尋找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長途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美文看點:前兩人的選擇固然沒錯,只是由于他們不知道合作互助,使手上的魚和漁竿都失去了價值。
多說幾句:鼠目寸光的人得到的終將是眼前短暫的利益,而好高騖遠的人終究只能生活在幻想之國。只有把現實與理想結合起來,用智慧的、發展的目光看問題,才能有收獲。
家養的鷹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里。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只雞。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于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愿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后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于飛了起來!
美文看點: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激發人的無限潛能,溫室只能使人變得畏縮不前,所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正是這個道理。
多說幾句:受過風吹雨打的花就一定比溫室里的花朵開得嬌艷妖嬈嗎?外界的環境固然重要,但是決定事物發展的關鍵因素在于內因。
善待不幸者
一天,上帝扮成一個普通的男人,在過馬路的時候故意跌進了下水溝。
腳步匆匆的路人神情漠然,心態各異:
“唉,蓋子被小偷盜走好幾天了,也沒人管。”
“幸虧他摔下去了,要不說不定摔下去的就是我。”
“這人眼睛有毛病吧,那么大的窟窿咋就看不見呢?”
“活該!一定是看漂亮女人看呆了。”
好長一會兒,還是沒見到有人伸出援手。上帝嘆息道:“天哪,你們就這樣對待不幸者嗎?”
最后,只有一個放學的小女孩看到后,伸出了她那纖弱的手,焦急地說:“叔叔,快把你的手給我!”
后來這個小女孩變成了天使。
美文看點: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力幫助有需要的人,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可以讓我們變成天使的機會,請不要輕易放過。
多說幾句:如果不能夠幫助別人,那么表示同情或道義上的支持也是一種美德。明明有能力幫助而缺乏同情心甚至落井下石,那是道德卑劣的人的所作所為。在渾濁的世界里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保持一顆純真的心,是多么的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