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進入世界500強的四點經驗
聯想成立24年之際,柳傳志總結了聯想的主要成功經驗:
第一,創造了高科技產業先河,將研究所里的科研成果,從“象牙塔”中搬到市場上接受檢驗,創造價值;
第二,在外國企業大量涌入中國時,和他們展開競爭,搶占市場份額,這也為2004年并購IBM的PC業務奠定了基礎;
第三,解決員工的股份問題,讓待遇得到保證,讓年輕員工有更多機會展示才能;
第四,將公司內部一切能夠科學化的工作科學化,認投資隊伍中有專業的管理專家來做管理工作。
小企業最易犯的十個致命錯誤
俗話說,成功的故事總是十分相似,而失敗的經驗卻千差萬別。但總的來說,我國小企業之所以夭折的速度如此之快,大凡都犯過下面一個或多個致命的錯誤:1、墨守成規,缺乏創新;2、沒有銷售計劃,更缺乏適用的營銷計劃和創新的營銷戰略;3、缺乏對客戶的了解,跟不上客戶需求的變化;4、缺乏財務知識,不考慮企業的資金運營狀況和承受能力,盲目擴張;5、管理者過分強調自己,忽視員工,近親繁殖;6、混淆可能性和現實性;7、缺乏智囊;8、輕言放棄;9、缺乏品牌經營意識。
虛擬企業及合作形式
所謂虛擬企業,是1991年由美國著名學者羅杰·內格爾首先提出的,主要針對市場需求急速變化、產品周期日益縮短的現狀,建議采取企業內部和企業間的資源靈活重組,以企業聯盟體形式共同應付市場挑戰。
虛擬企業的合作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1、供應鏈式。這是先進企業之間最常用的一種合作形式,主要用于原材料、零部件的供應與產品的發送。這種合作建立在產品、價格、質量、交貨及時的性基礎上,是相對穩定的一種合作。
2、策略聯盟式。策略聯盟是指幾家公司擁有不同的關鍵技術和資源,而彼此的市場又有一定程度的分別和間隔,為了彼此的利益,交換彼此的利益和相互的資源以創造競爭優勢。
3、合資經營形式。多個企業利用各自優勢,組成聯合經營實體。共同對一種產品進行投資開發、生產和銷售。
4、轉包加工式。一個企業將擬生產產品的部分工作完全轉包給別的企業,進行設計生產或只進行生產加工。
5、插入兼容式。企業擁有一支相對穩定的核心雇員隊伍,但人量工作人員是根據經營需要臨時雇用的流動人員,這些流動人員分別來自多個企業。
6、虛擬合作式。虛擬合作式是虛擬企業的最高合作形式,企業間通過組建動態聯盟進行合作。這種合作方式中,虛擬企業根據特定的市場機遇,集成了各伙伴企業能滿足機遇所需的相關核心資源。不同企業是針對某一機遇的經營過程組織起來,所有的人員設備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通過信息基礎設施共同參與經營活動。
企業贏利模式之設計
企業經營的目的是實現持續的贏利,而實現持續贏利的火鍵是內部能力與外部需求的結合,這個結合做得越正確企業的投入產出比越大;結合的越緊密企業管理效率越高;結合的越持久,企業的競爭力就越能打造成功。
而這個結合點的分析與設計就是企業的贏利模式。贏利模式分為內外兩個部分:外部我們稱之為機會、市場、趨勢、消費者的變化;內部我們稱之為能力,是企業固有屬性、資產、軟實力、經驗等等。
找到企業匹配的贏利模式的設計和管理,可從三方面思考并執行:
第一、行業屬性。進行企業贏利模式設計,就要分析企業產品的贏利空間、成本結構,更直接的理解就是要分析企業的資產結構,弄清資產結構決定企業贏利能力的途徑,找到企業贏利管理的出發點與核心點。而行業屬性的不同,投資結構就會不同,這就會帶來成本結構的不同,這些決定了需要消化的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在這里你需要很好的測算你的成本動態。這里的固定成本,不僅包括固定資產投資也包括相對固定的費用支出(如:房租、管理人員等)。
第二、圍繞贏利點設計贏利模式。即圍繞贏利點來設計戰略步驟、營銷方式和管理關注點,有機地將行業屬性與企業戰略、財務、營銷相結合;并圍繞此核心點展開,不要使方法之間產生對沖,保證在正確的道路上擺動。
第三、設計運營步驟,并保證做到。我們經常在企業管理中發現,很多方案、計劃都沒能做到;大部分都是因為我們忽視了設計行動步驟的重要性。所以,好的設計方案很重要,而堅決地執行力才是方案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