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178例患者進行268顆人工牙種植成功因素。方法:采用衛生部口腔種植中心(CDIC)生產的螺旋狀種植體和德國貝格公司(BEGO)生產的柱狀種植體進行了268顆人工牙種植。結果:隨訪觀察1~10年,成功260顆,占97%;失敗8顆,占3%。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結論:人工牙種植體修復取得長期成功的關鍵在于種植體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金屬機械性能,病例選擇,術前周密計劃,手術操作技術,以及牙種植體的修復系統等有關。
[關鍵詞]CDIC螺旋種植體;BEGO柱狀種植體;種植修復體
[中圖分類號]R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8)10-1497-02
The studying and reviewing of 178 clinical application cases ofendosseous implants
LIU Huai-qin,YE-Lei,GAO Yu,E Zheng-yi,Li Run-q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Frist Hospital of Yulin City,Yulin 718000,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uccessful factors of 178 patients with 268 artificial dental implants. Methods 268 artificial dental implants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Oral Implantology Center production ofspiral-shaped CDIC implants and the German company Baig production of cylindrical BEGO implants are implanted. ResultsFollow-up of 1 to 10 years, the success of 260, accounting for 97 percents,failure of 8, accounting for 3 percent.Achieve a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icacy. Conclusion the long-term success of the restoration of dental implants are the followings:the biocompatibility of materials, met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ses choice,well-planned surgical operations,and the restoration system of the dental implants.
Key words:Spiral-shaped CDIC implant;Cylindrical BEGO implant;implant prosthesis
臨床上因齲齒、牙周病,近年來特別是外傷等其它原因造成的牙列缺損,導致咀嚼功能下降,影響美觀。人工種植牙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臨床修復牙列缺損的先進醫療手段,已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人工種植牙修復與傳統義齒修復方法比較有很多優點國內近年來種植義齒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我口腔醫療中心自1993年以來,采用國產鈦種植體對168例患者238顆前牙缺失,和德國進口鈦種植體對10例患者20顆缺失前牙缺失10顆磨牙缺失均行骨內種植體修復,獲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采用華西醫科大學衛生部口腔種植科技中心研制的CDIC種植機、種植器械和種植體;德國BEGOsemados種植器械與種植體。本組病例使用CDIC螺旋狀種植體和BEGOS系列種植體。螺旋狀種植體長度分別為12mm、15mm, 直徑為3.0mm、3.6mm,柱狀種植體直徑為3.25mm、3.75mm、4.1mm、4.5mm、5.5mm、長度為7/8.5/10/11.5/13/15/18。
1.2臨床資料:本組選擇178例缺失牙患者中,男性107例,女性71例,年齡18~55歲,共植入268顆種植體,其中CDIC螺旋狀種植體168例(238顆)(91例1顆,8例2顆,17顆3顆),BEGO柱狀種植體10例30顆(1例8顆,1例4顆,3例3顆,4例2顆,1例1顆)。
1.3病例選擇:1993~2007年來我院要求種植義齒修復前牙和磨牙缺失的患者符合以下條件:①全身無心血管系統疾病、肝腎疾病、內分泌、糖尿病、精神病等;②缺失的前牙區、磨牙區局部牙槽嵴條件好,有一定高度、寬度、厚度和骨質密度。
③口腔衛生條件好,無嚴重的牙周疾病;④無明顯的咬合異常,缺牙區經調改對頜牙后有足夠的咬合高度;④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患者自愿要求做種植義齒修復并能按時復診。
1.4 術前檢查:常規口腔檢查、血常規、凝血常規、全口牙潔治術、牙體、牙周疾病經過完善治療、拔除無保留價值的殘根、拍攝曲面斷層片以測量植牙區域牙槽骨的高度、寬度、厚度和骨質密度來確定種植體的型號和數目,植入的位置、方向和深度。
1.5 方法
1.5.1 CDIC螺旋狀種植體植入方法: 常規消毒鋪巾,用2%的利多卡因阻滯或局部浸潤麻醉。用種植機在缺牙區牙槽嵴頂部粘膜直接向骨內鉆孔制備種植窩,用小于種植體1mm的種植體專用鉆直接自牙槽嵴頂粘膜沿牙體長軸方向鉆入,鉆入深度與牙種植體長度一致。(先用先鋒鉆,再用麻花鉆,從細到粗,逐級擴大到預定直徑,用蒸餾水冷卻)。骨種植窩制備完成后,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然后用慶大霉素液沖洗種植窩,用專用的旋入器將種植體旋入。旋入深度以種植體頸部抵達骨皮質水平為準,多個種植體要有共同就位道。在制備窩洞時,鉆機轉速應控制在1000轉/min之內,并做間歇性停頓,以防骨組織燒傷,影響種植體的骨愈合,種植體植入后檢查咬合關系,如種植體過長可適當調磨[1]。
1.5.2 BEGO柱狀種植體的植入方法:常規消毒鋪巾,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后。在牙槽嵴頂部翻瓣,先用球鉆定位,然后分別用先鋒鉆,麻花鉆沿牙體長軸方向鉆入,鉆入深度與牙種植體長度一致,方法基本同1.5.1。制備完成后用試植體測量,檢查是否充分就位,然后沖洗骨孔,用種植專用旋入器旋入就位,在就位過程中方向不能變動使骨壁保持完整。最后就位后種植體應有良好的穩固性。最后將愈合帽旋入封閉中央孔。如有骨缺損,在缺損區植入人造骨粉(美國)再用膠原膜(海奧口腔修復模)覆蓋人造骨粉。將粘骨膜復位,間斷縫合,關閉切口[2]。
1.5.3.術后處理:術后口服適量抗生素一周,漱口,保持口腔清潔,5~7天后拆線。
1.5.4義齒修復:CDIC螺旋狀種植體術后3~6個月進行永久修復(塑料冠或烤瓷冠),BEGO柱狀種植體手術后6個月,行二期手術安裝愈合基臺,半月后安裝種植基臺,取模制作烤瓷冠,粘結固定修復[3]。
2評價標準和結果
2.1 評價標準:種植后0.5~5年,種植體穩固,功能狀態良好,X線未見透射區,牙齦組織健康為成功;種植體松動,種植體周圍軟組織慢性炎癥,不能行使咀嚼功能為失敗[4]。
2.3 結果:268顆人工種植牙,隨訪觀察1~10年,成功260顆(占97%),失敗8顆(占3%)。失敗者多為種植術后一年內種植體松動脫落。失敗者均為CDIC螺旋狀種植體。
3討論
3.1 適應證的選擇:要求受植者全身狀況良好,無系統性疾病,缺牙區牙槽骨密度要好,要有足夠的厚度、高度和寬度,能容納所植規格的種植體,有一定的頜間距,鄰牙無病灶牙,要嚴格控制適應證是種植成功的保證。本組病例中部分患者前牙區牙槽嵴窄小,上頜唇側齦壁凹陷,容易造成種植體骨內段中份暴露,另外牙槽嵴形態不良,上、下牙槽嵴頂關系異常,覆蓋過大,頜間距過小均應重視。本組中有3例牙槽骨缺失較多,未進行人造骨粉植入和膠原膜覆蓋,導致種植失敗,1例牙周病患者種植失敗。
3.2 減少手術創傷:精細、準確、無創操作是種植成功的關鍵。手術時鉆孔速度過快和冷卻不夠可使受植區牙槽骨受熱燒傷,最終導致死骨形成種植牙失敗,本組有1例種植失敗,松動脫落,發現種植體周圍發黑,死骨形成。只有精細的手術和種植體與種植窩的最好適合性才能保證骨的最小創傷。
3.3 合理的義齒修復:種植體為義齒提供一個穩定支持固位基礎。牙合力通過義齒種植體傳導到頜骨內,缺少可傳遞緩沖應力,調節牙列上牙合力分布的主要結構——牙周膜,因此,要保證種植牙長期成功,在修復體的設計與制作過程中必須注意牙合力的均勻分布,避免局部承受過大牙合力。本組有2例修復不當造成種植體脫落折斷。
3.4 保持口腔清潔衛生:要教會患者正確使用軟毛牙刷,對種植牙進行清潔,使患者充分認識到口腔衛生與種植牙成功的關系,定期復查隨診,避免“種植成功,萬事大吉”的做法。
3.5 關于缺牙區種植體系的選擇:應根據缺牙區牙槽骨的量,選擇不同規格的(長度,直徑)的種植體,前牙區多選CDIC螺旋狀,磨牙區選擇BEGO柱狀種植體,效果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王 兵.167骨內種植體在臨床應用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1993,3(2):29.
[2]王新平.406枚骨內種植體臨床應用[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1999,4(3):131.
[3]葉 平.組合式骨內種植體的臨床應用[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1998,4(3):128.
[4]陳安玉.口腔種植學[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2008-07-30[修回日期]2008-09-01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