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使用汽車還能享受高額利息,你相信嗎?日前,漳州警方破獲的首起汽車租賃合同詐騙案,犯罪嫌疑人便是通過開辦汽車租賃公司,利用人們的獲利心理,騙了車主,又騙租車人,從中牟取非法利益。本案是全國最大的汽車租賃合同詐騙案之一,且詐騙手段翻新。以前往往是承租人持假證件將汽車騙出倒賣,而此案中的汽車租賃公司卻將向公眾租賃來的車輛非法抵押進行融資,從而成為涉眾型經濟犯罪。
“搶車”行為頻頻發生
2007年初,漳州市一些出租汽車的車主因收不到租金,紛紛組織起來,雇請眾多社會閑散人員及親友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各地尋找租出去的車輛,一旦發現即強行“偷車”、“搶車”,甚至與車輛使用人發生爭執,引發沖突,車主還多次聚集到市政府上訪。
原來,從2006年起,有家名為漳州薌城區誠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以高于汽車租賃市場價近一倍的租金向車主租賃車輛,根據車輛檔次高低許諾每月4000元到6000元不等的租金。然后,誠源公司按照車輛評估價70%左右將車抵押出去,并許諾只要交3萬元至20萬元不等的抵押金,就可開回一輛汽車,無需支付租金,任何時候歸還車輛,都能要回抵押款,同時給付月利息5%。于是,車主們沖著“高回報”紛紛將車租給誠源公司,想開車的人紛紛向該公司抵押。
到了2007年2月,車主們拿不到租金,去找誠源公司的老板郭某杰,但聯系不上他。車主們發覺不對勁,開始四處尋找自己“失蹤”的汽車。抵押用車的人交了數萬元抵押款,不愿交還車輛,一些人甚至將車輛進行改裝、拆卸車牌,一些人還將車輛藏匿,造成了車主與車輛使用人雙方沖突頻頻發生。
經濟糾紛還是合同詐騙?
該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漳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建國,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楊建平,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陳加瑤高度重視并做了重要批示,根據批示要求,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立即開展了一系列組織協調工作。為防郭某杰潛逃,公安機關迅速對其采取監視居住措施。
2007年3月26日,漳州市公安局成立了以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黃水城為總指揮,經偵支隊副支隊長邱慶前為組長,薌城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曾小剛為副組長的專案組。由于案件涉眾面廣,專案警力以薌城分局經偵大隊為主,又從龍文、漳浦、東山、詔安、南靖、云霄、平和、華安、長泰調集10名經偵民警參與偵查此案。全體辦案人員克服任務重、條件差等困難,積極開展工作。
郭某杰的行為究竟是經濟糾紛還是合同詐騙?這是本案偵破的關鍵。據了解,浙江省公安機關于2005年偵破過類似案件,經過公檢法3家聯席會議研究,最后形成原則性意見:只要簽訂租賃合同,支付租金之后又將汽車用欺詐方式抵押的,原則上定為合同詐騙罪進行立案偵查。2007年4月初,專案組特地到浙江了解有關汽車租賃詐騙犯罪問題的定性、批捕、起訴、審判及善后處理工作的經驗和做法,并予以借鑒。專案組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對郭某杰予以逮捕,隨后又分赴各地對其下線開展追捕,陸續抓獲犯罪嫌疑人蘇某強、王某溪、楊某平、吳某、鄭某春等人。
據查,經郭某杰尋租抵押出去的車輛有480輛左右,其中377輛分別抵押給5名下線,這5人又把車輛抵押或轉租他人,從中獲利;郭某杰自己抵押出去的約有103輛,郭某杰陸續將收到的抵押款3000多萬元用于揮霍和從事高利貸違法經營,尚有部分抵押款無法說明去向,造成租賃的汽車無法歸還車主。5月24日,此案已移送檢察機關起訴。
456部涉案車輛回到車主手中
案件雖然破了,但善后工作仍十分艱巨。經核查,為避免爭端,維護穩定,有關縣(市、區)公安機關在車主報案求助的情況下,扣留了32部涉案車輛,其中薌城11部、龍文2部、龍海7部、華安11部、長泰1部。除車主通過各種手段找回的車輛外,尚有多數涉案車輛在抵押使用人手中或流向外地。
2007年4月27日,在漳州市委政法委的協調下,漳州市公、檢、法聯合于發布通告,敦促涉案車輛抵押使用人把涉案車輛交給善后協調工作小組處理,逾期不登記上繳者,其產生的法律后果自負,公安機關將強制追繳涉案車輛歸還車主。通告發布后,部分抵押使用人到專案組登記上繳,并觸動部分的涉案車輛使用人與原車主在專案組外圍協調,和解后到專案組登記備案。同時,專案組采取邊上繳邊調解的方法,使涉案車輛能盡快回到原車主手中,調解處理的原則是:在維護涉案車輛原車主合法權益的情況下,通告期內兼顧抵押使用人的利益,即根據市委政法委協調意見,由原車主交付涉案車輛抵押金的三分之一補償抵押使用人,雙方在自愿的前提下,化解矛盾、平息糾紛。
為了敦促更多的抵押使用人到專案組登記上繳涉案車輛,專案組采取向涉案車輛抵押使用人寄發通告、電話規勸或強制傳喚等措施,在專案民警的辛苦努力下,敦促追繳工作取得明顯效果。目前,專案組督促上繳和強制追繳涉案車輛約200多部,成功調解167多件,車主通過各種途徑找回的及在專案組敦促下在外圍達成和解協調的涉案車輛有257部,截止8月15日統計,全案480部左右的涉案車輛已有456部回到原車主手中,另有10部的涉案車輛已追繳到案正在調解處理中。涉案雙方當事人對處理結果基本滿意,有的還專門向專案組送來錦旗表示謝意。
警惕租車當中的陷阱
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詐騙案件都是有著受害人貪圖便宜的共性。據專案組民警介紹,本案被騙的人中有精明的生意人、家庭主婦等各類型人群。他們均是盲目相信郭某杰“高額回報”、“無風險”、“免費開車”等承諾,想從中贏利,才導致“錢車兩空”。
郭某杰案件也暴露出汽車租賃市場存在的問題。警方調查發現,當前,汽車租賃作為新興行業呈快速發展之勢,但汽車租賃公司僅憑工商注冊即可開辦,并沒有明確的行業主管部門,也沒有明確的汽車租賃業經營資質、管理制度、人員要求、行業規范等,很容易造成違規經營現象普遍。許多小租賃公司僅僅是個空殼公司,根本沒有自己的汽車,完全靠租借社會上的閑散車輛經營,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一些汽車租賃公司往往還有下家,車輛經過他們層層轉手抵押或轉租,從中牟取利息差價。一旦出現投機經營虧損、抵押人攜款潛逃等,將可能引發一系列經濟糾紛。
因此,警方提醒廣大車主和租車人,要警惕汽車租賃市場當中的陷阱,不要貪圖不符情理的利益,輕易相信中介公司的承諾,把自己的財物輕易交到他人手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擬稿人:韓志忠、經偵宣
單位:漳州市公安局宣傳處 郵編:363000
電話:0596-2622069 手機:1386089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