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款物的最新審計情況公布了。上千億元救災款物用得怎樣?據媒體報道,重大問題沒有,中小問題不少。
問題一:社會捐贈款物結存于多級多個部門單位,不利于集中財力統籌安排使用;問題二:個別地區救災物資積壓或不適用,有的物資存在霉變等情況,無法發放;問題三:有的單位發放補助時來個搭車收費,比如將補助金抵扣充當修路集資款了;問題四:個別地區活動板房閑置,比如都江堰市有安置點已建板房閑置4011間;問題五:個別單位擠占挪用救災資金,有的基層干部不僅“優親厚友”,還來個“優待與自我優待”。
這次抗震救災,除了財政已安排的600多億元資金,捐贈款物有近600億元,“特殊黨費”還有80多億元。后兩者屬于善款,相加的數額超過了前者。除慈善機構之外,多數款項的發放是通過黨政部門來實行的。善款要想做到善用,離不開審計監督。在整個救災重建過程中,除了審計等職能部門之外,民眾也應充分參與監督,今后還應盡可能建立獨立機構審查的機制,從而形成政府部門、獨立機構、民眾百姓“三位一體”的共同監督形態。現在主要是審計部門一家在唱“獨角戲”,監督與批評的聲音主要從審計系統發出,這顯然是不夠的。
各級政府部門應該習慣于被監督被批評,而不是過敏于被批評被監督。發達國家一些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更應該學習借鑒。德國對善款監管的特點是獨立機構嚴格審查。其中一家獨立機構名叫“德國社會福利問題中央研究所”,以審查“嚴、狠、準”著名;該獨立機構還直接面向公眾提供信息公開及咨詢服務,我國發生汶川大地震之后,他們的網站就列出了向中國捐款的信息,還公布了若干家經過認證、有資格為汶川地震募捐機構的聯系方式。
所有的善款,都是世界的良心。有個女孩名叫鄭潔——她是位網球川妹子,她創造性地打入溫網四強,她被人們尊稱為“中國潔”,因為她將百萬獎金捐給地震災區,以此告慰家鄉父老,“中國潔”贏得了世人對她球品與人品的雙重尊重。如果說鄭潔每贏一個球都凝聚著她的汗水,那么那每一元獎金都是她血汗的結晶。我們真是難以想像,這善款如果被吞噬,哪怕是吞噬一元,都是對人類良心的戕害,誰能夠容忍之?
問題是,這世界上為個人以及為小團體謀求利益的,總是難以徹底消除。你瞧四川省氣象局,超標準給北川縣氣象局職工每人5萬元生活困難補助,表面看這里有關愛,實質上這里是不公。因為救災款項總量是有限的,你多占多拿了,別人就要少拿少用,更需要的人反而得不到足夠的救助。
“占慈善便宜”“發國難橫財”,在哪個文明世界都是不允許的。筆者多么希望經手善款善物的人,都有點“橋剛強”的精神,能夠保持本色、摧而不倒:四川簡陽沱江一橋已服役40年,地震后被宣布為“危橋”,決定爆破拆除,但380公斤炸藥炸不垮這座危橋,它依舊聳立,網友送它一個綽號:橋剛強!這“橋剛強”可是40年前造的,而不是4年前才造的;干部如果都能像“橋剛強”般牢靠,那多好——問題在于,依靠干部自身的道德自律,那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沒有監督的眼睛看著,好人都可能變壞。
一次大地震,是一次大洗禮,人的精神品格需要提升,為人民服務的機制也需要進步。8月2日,溫家寶總理去看望季羨林先生時,談到“5·12”大地震,提到了一句名言:“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逼诖瓶钌朴玫谋O督機制也能成為“歷史進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