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直文化系統(tǒng)老年詩書畫影協(xié)會成立十周年了。打開老藝協(xié)歷屆展出的一厚摞詩詞作品,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它似海邊貝殼里的珍珠,顆顆光彩奪目;又像果園里的葡萄,粒粒晶瑩剔透,令人喜愛有加。這些作品或以韻勝,顯渾雅而重情辭;或以意勝,呈精辟而宏氣概。
這是離退休老同志從崗位上退下來后,以更加淡泊悠長的心態(tài),潛心讀書學習,用自己的生活資源和生命體驗,捕捉情思、熔鑄意象,獻給讀者的一份真情實感、一份時代的體悟和心血的結(jié)晶。它集中展示了老同志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懈追求和美好向往。詩詞中涉及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生活瑣事等諸多方面。面對作者眾多,風格又各不相同的優(yōu)秀作品,令人眼花繚亂,心曠神怡,仿佛置身繁花似錦的百花園。反復品讀,愛不釋手。我認為這些詩詞的內(nèi)容有以下特點:
一、歌頌或反映了黨和國家歷史事件。例如“雷傳盛會將開幕,推舉賢良處處同。”(《歡呼黨的十七大即將開幕》);“懸壺濟世醫(yī)風頌,救死扶傷天使謳。”(《衛(wèi)生部抗“非典”報告有感》);“神六今圓千載夢,九州昂首舉金杯。”(《賀神舟六號航天成功》);“恥辱百年除,兩制功殊,鄧公算出良謨。十載騰飛新日月,大展宏圖。”(《浪淘沙·賀香港回歸十周年》)。從這些熱情奔放的詩作中,你可以感受到離退休老同志的脈搏與時代的脈搏一同跳動。
二、謳歌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例如:“綠樹叢中高速路,嶄新樓宇遍山鄉(xiāng)。”(《福廈高速公路所見》);“新樓疊起喬遷喜,公路四通車成行。”(《重游羅川》);“全面小康吹綠地,九州無處不蔥蘢。”(《莎雨多情》)。改革開放的30年,是祖國發(fā)生巨大變化的年代,作者們站在時代的潮頭,面對激情奮進的歲月,寫下了自己的心得,留下了真實感受。
三、描繪祖國山河風光、名勝古跡等。例如:“萬安古渡仰長虹,碑記君謨濟眾功。”(《步洛陽橋》);“層巒疊翠出云霓,漫步城南十八溪。”(《游十八重溪》);“丹霞燦燦千山赤,玉女婷婷百態(tài)妍。”(《登七重溪》)。我們偉大的祖國疆土遼闊,無山不美、無水不秀,將壯麗秀美的山河描繪筆端,熔鑄新辭。人們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泠泠悅耳,猶如跟隨一個妙語如珠的導游去遨游世界,又像打開風光相冊——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撲面而來。
這些優(yōu)秀的詩詞將情感美、意境美和文辭美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辭切切而意未盡,清麗纏綿,耐人尋味。現(xiàn)以一首以攝影、繪畫荷花為題材的詩為例,供大家欣賞:
艷靨緇裳雨后馨,聚焦遠韻嫁丹青。
豪吟勁翰添雙美,共濯清漣訴性靈。
首句“艷靨緇裳”已把攝影蓮花、墨匯荷葉相融合的成功之處隱約點出,第二句進而挑明以足其意。三四句則把詩書與影畫相得益彰的合作,推向一個共同的立足點:學習荷花的品格,一起來一次心靈的洗禮。歷代文人作蓮花詩的不計其數(shù),所以作蓮花詩難,難在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已為古人寫絕了,要出新意極難。此詩獨到之見——“共濯清漣訴性靈”,一般人很少想到蓮花濯于清漣,除了“純潔”“清白”之外,還有通人性靈之品質(zhì),此為新意所在。另外,“豪吟”“勁翰”“丹青”“聚焦”也并非廢話,是各有所指。上屆作品展覽,有人提出將詩詞、書法、繪畫、攝影等璧合在一起,共同創(chuàng)作一幅完整的作品,上述四項就是指“詩、書、畫、影”,可見作者的文筆功底非同一般。當我看此詩時,不禁步韻寫下七絕以寄感慨,不知諸君有同感否:
墨葉丹葩雨后馨,荷塘漾影化丹青。
是誰筆底珠璣涌,妙喻漣漪句有靈。
老同志們創(chuàng)作的這些詩詞,諳于格律,嚴于體制,以上所引已不言自見,毋庸贅述了。管斑之見,望有識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