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及英國科研人員不約而同地發表兩份關于維生素D的新報告,其中一份指出,維生素D缺乏易患心臟病;另一份則顯示,維生素D有助延緩衰老。
美國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患心臟病、心力衰竭及中風的風險較一般人高。根據美國《循環》月刊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波士頓哈佛醫藥學院研究人員以5年的時間,調查了1739名平均年齡為59歲的研究對象,這些人都沒有心血管病史。
在調查期間,研究人員定期給研究對象驗血,測維生素D的含量。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將糖尿病、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等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全部考慮進去,與維生素D含量高的人相比較,含量低的人患心臟病、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要高出60%,如果還同時患有高血壓的話,這種風險將會加倍。
研究人員對研究結果表示興奮。但他們也不否認,現在斷定攝入維生素D便可以降低心臟病等風險還為時過早,同時,現階段也無法建議人們出于此目的而攝取維生素D。
另一方面,英國科學家日前也發表報告說,長期堅持適當曬太陽是保持青春的秘訣。研究顯示,皮膚受到陽光照射后而自然產生的維生素D有助于延緩衰老。研究表明,維生素D有助于延緩DNA的衰老,從而延緩整個人體的衰老。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向來被看做是一種作用于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維生素D能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其代謝活性物能促進腎小管重吸收磷和鈣,提高血鈣、血磷濃度,或維持及調節血漿鈣、磷正常濃度。一般認為,維生素D缺乏時,人體吸收鈣、磷能力下降,鈣、磷不能在骨組織內沉積,成骨作用受阻。牛奶和奶制品是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首次表明,體內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人比體內維生素D含量較低的人衰老得慢。曬太陽雖然增加患皮膚癌風險,但與此同時,對于延緩整個衰老進程起著一定的積極作用。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維生素D是如何預防如心臟病和癌癥等很多與衰老有關的疾病。但研究人員也認為,研究結果需要經過進一步研究以便加以確認。
其實,過去也有研究證明,上年紀的人如果缺少維生素D則體質會衰老得更快,同時,缺少維生素D的老年人一般來說都比較虛弱。維生素D的含量不同,也影響人的身體狀況,包括走路的快慢,保持平衡的能力強弱以及手的握力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D與陽光關系密切,人體有90%的維生素D必須通過日照獲得,因此維生素D又被稱為“陽光維生素”。專家建議,為改善缺乏維生素D的癥狀,人們可常曬太陽,一星期曬3次太陽,每次10-15分鐘,就能獲取所需要的維生素D量。而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主要是一些海魚,例如沙丁魚、鯡魚、鮭魚、鮪魚,以及牛奶、奶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