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太陽鏡顏色越深越護瑯。其實,太陽鏡鏡片顏色過深會嚴重影響能見度,眼睛因看東西吃力容易受到損傷,反而起不到保護眼睛的作用。
誤區二:大熱天赤膊。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而夏季赤膊反而會感覺更熱。
誤區三:夏季晨練越早越好。研究表明,夏季空氣污染物在早晨6點前最不易擴散,因而此時正是污染的高峰期。人們普遍喜歡在草坪、森林、花叢等有綠色植物的地方晨練,而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多少新鮮的氧氣,反而積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這對人體健康顯然不利。因此,夏季晨練的時間不宜早于六點。
誤區四:夏天喝啤酒能解暑。夏天氣候炎熱,人們出汗多,消耗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斷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感反而持續不斷,口渴出汗的現象將更加厲害。喝啤酒不僅達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
誤區五:出汗后“沖涼”最舒服。這種“快速冷卻”法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熱量滯留體內,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而且可使人體抵抗力降低,感冒“乘涼而入”。
誤區六:用飲料代替白開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過多攝入糖分會增加人體熱量,使人肥胖,因此夏季最好還是喝白開水。
誤區七:空調保持恒溫狀態。實驗表明,不斷調節居室溫度,可以使人的生理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于“緊張狀態”,從而逐漸適應溫度的較大變化,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不至于經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空調的溫度應不斷變換,但幅度應控制在3~5℃。
誤區八:伏案午睡。夏季伏案午睡是一種壞習慣,一般人在午睡后有暫時性的視力模糊,是因眼球受到壓迫,引起角膜變形,弧度改變而造成的。每天都壓迫眼球,造成眼壓過高,長期下來,有損視力。
誤區九:睡臥地板涼快。地板陰冷潮濕,有較強的滲透性和聚濕性,易使人受寒潮,從而誘發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風濕性疾病。
誤區十:飲食越清淡越好。夏季除補充水分,多食用蔬菜、瓜果等清爽食品外,還應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品,如雞、鴨、瘦肉等,以補充人體的損耗,使機體適應炎熱的環境,飲食太清淡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