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是一個需要同情和理解的大企業(yè),但也無奈地遭到抱著“免費有理”牌子的輿論攻擊。
國內著名的盜版Window XP作者、番茄花園站長洪磊被拘審,一時間業(yè)界風聲鶴唳。時至今日,番茄花園盜版XP五年,在五年中微軟保持了沉默,大家都以為微軟默認了中國的盜版軟件。因此微軟的這次出手,使盜版軟件措手不及。
自從微軟在8月20號發(fā)表聲明,承認向國家版權局(www.ncac.gov.cn)和公安部(www.mps.gov.cn)投訴番茄花園版XP的說法后,對微軟拿番茄花園開刀的推測就風起云涌,很多人給微軟安了“蓄謀已久”的罪名,認為經(jīng)過五年的培育,番茄花園的盜版Window XP操作系統(tǒng)讓用戶形成了對微軟操作系統(tǒng)的依賴,而微軟選擇在這個時候收網(wǎng),是坐收漁翁之利。這也是導致在洪磊傳出被拘捕后,輿論出現(xiàn)了一邊倒局面的原因。
難道微軟真是蓄謀已久,才會那么高調嗎?不妨來研究一下起訴的背景。其實,對于微軟選擇這個時機起訴番茄花園,一點也不用奇怪,相信自保的動機占了很大因素—即避免成為中國反壟斷的“第一被告”。而微軟的擔心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在8月1號《反壟斷法》正式實施后,“誰將成為第一個被告”的調查中,微軟也是榜上有名。以目前微軟Window XP的盜版市場狀況而言,即使微軟不將番茄花園推上被告席,也會有其它角色來承擔罪名。10億美元的罰款對微軟可能不算重要,但盜版引發(fā)的無休止的法律訴訟,則可能讓其身心疲憊。
從深層次來講,通過番茄花園事件,微軟想為自己澄清一點:它并沒有壟斷。
隨著常打“壟斷官司”的董正偉律師以《反壟斷法》的名義向微軟提出“10億美元”的索賠金額后,微軟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中國“反壟斷最大案”。而曾經(jīng)的“反壟斷旗手”方興東聯(lián)合各領域近20名專家學者則將微軟的操作系統(tǒng)和辦公軟件定性為五星級壟斷。雖然在美國和歐洲市場上,微軟已經(jīng)習慣接受反壟斷的訴訟,且產(chǎn)生了一定的免疫能力。但是在中國市場上,它想明明白白告訴世人:中國人不該給它扣上壟斷的帽子。
2008年,方興東互聯(lián)網(wǎng)實驗室發(fā)出的《中國2007年盜版率報告》顯示:中國操作系統(tǒng)的盜版率為39%,而在此之前,來自微軟自身的報告指出中國盜版率高達90%。從這個意義上說,在中國市場上占據(jù)大部分份額的微軟視窗系統(tǒng),其正版的銷售并沒有獲得多大的利益,也并沒有達到被訴訟中的70%的市場占有率。難道被盜版也要算作壟斷?此時的微軟,顯然被激怒了。
從2003年開始,5年的時間,番茄花園占據(jù)了中國PC裝機市場的最大份額,據(jù)業(yè)內人士估計,番茄花園版WindowsXP的裝機量可能超過千萬。
在不少人眼里,微軟是一個需要同情和理解的大企業(yè),它以技術征服市場卻又要遭到了市場輿論的圍攻。最可悲的是那些“微斗士”們,他們公開支持正版軟件,卻毫無愧色地給自己的PC裝上盜版軟件,還無奈地遭到“免費有理”之類的輿論攻擊。
番茄盜版,卻能得到上千萬的裝機量,洪磊犯法,卻能得到用戶的同情。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仍是性價比的問題,在中國購買能力遠低于微軟總部市場價格時,番茄是人們不錯的選擇。
在某種意義上,微軟是技術的象征,而番茄代表民意。要真正取勝中國市場,微軟所懼的恐怕不是一部《反壟斷法》,它要面對的是整個中國的PC用戶。今年7月份,中國市場上的Office產(chǎn)品從3000元降到了700元,微軟全球統(tǒng)一的市場價格規(guī)定正在逐步被打破,可見處于中國的微軟正在走向民意,這或許是它從番茄那學到的,也或許恰巧是它開始打擊番茄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