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新周刊》說,21世紀是“她世紀”。去年,“她消費”的概念在各大媒體一路躥紅。“她”已經走到了我們的身邊,走到了互聯網上,讓人不能不看,不能不想。
最早關注“她”的,是猶太人。早在很多年前,猶太人就把女性當作營銷對象。在猶太人看來,男人天生只懂得賺錢,而女人卻懂得花錢。男人把興趣放在如何養家糊口上,而女人卻掌管家庭的采購事務。如今看來,猶太人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確實絕頂聰明,在很早以前就懂得取舍,并關注最有價值的市場對象,這使得他們在全球各個市場領域賺得盆盈缽滿。
“荷包掌握在她手中”,這個源于上個世紀60年代發達國家的家庭經濟模式已經延續到了本世紀的中國,并且大有要發展為社會經濟新模式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隨著經濟地位的上升,女性消費空間的快速拓展。女性實際上掌握了三個消費空間,第一個是自我空間,即買我所愛;第二是家庭決策空間,女性在很多家庭決策面前會積極發表意見,從而影響家庭的消費決策;第三個空間是消費執行空間,女性在很多家庭消費中往往承擔著“采購者”的角色,實際承擔著執行消費決策的任務。
現代女性,早已不滿于男性主導的消費市場,她們的消費心理出現了新的變化,女性的個體化傾向變得強烈。她們渴望個性、追求突破、向往經濟和精神的獨立。同時,女人的天性又使她們渴望交流、喜歡分享。而網絡,給了女性這樣的抒發訴求、滿足訴求的新空間。
當我們回過頭來審視互聯網時,卻發現,網絡上的“她”,已經蔚然成風。
根據美國網絡流量統計公司ComScore的數據,專門面向女性群體的網站流量,去年高速增長35%,高于任何其他類別的網站,僅落后于政治類。此外,女性網站今年7月份的訪問量高達840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高出27%。據《紐約時報》報道,女性網站廣告與網絡流量的飛速增長,吸引了媒體巨頭與風險投資家的關注。
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美國。聯合國世界婦女峰會的調查結果顯示,2000年,只有17%的受訪女性在受訪前30天內使用過互聯網,而這一比例目前已上升至49%。中國的網民在增加,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調研結果顯示,中國網民中女性比例已經上升到了46.4%。其中,18~45歲、有足夠能力自我消費的女性占女性網民的大多數。對“她”的關注,在中國,同樣也走到了互聯網上。
昔日,凱撒登上埃及這片新沃土時,高喊著“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如今,在互聯網上越來越多的人,都盯緊了“她”的錢袋子,他們之間都傳遞著這樣的信息:“她”來了,“她”體驗,“她”消費。從發現“她”到重視“她”之間,“她”比想象中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