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記憶就像是一棵蘋果樹,一些蘋果落在了地上,已經腐爛了;但是還有一些蘋果依然很新鮮,散發出淡淡的清香……今天,我要拿出一個“好蘋果”與大家分享。(用比喻開頭,形象生動。)
記得那是一天中午,由于家里沒有菜了,媽媽便使出了“應急絕招”——煮方便面。想到媽媽每天為我們做飯,洗衣服……太辛苦了,于是我就毛遂(suì)自薦當“大廚”,讓媽媽當了個“監督員”。(交代事情的起因。)
我拿起煮方便面的小鍋,接了滿滿一鍋水,正準備放在爐子上,媽媽開腔了:“不行!水太多啦——小半鍋就可以了。”于是我把水倒掉一些,把鍋放在爐子上,然后打開電磁爐。一會兒工夫,水面上出現了許多小泡泡;又過了一會兒,鍋里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水中間也出現了水球。媽媽喊道:“水開了,趕緊放方便面呀!”我拿出了一袋方便面,把袋口“哧啦”一聲撕開,沿著鍋邊,一股腦兒全倒進鍋里。糟糕,連調料包也倒進去了。我忙伸手去捏,媽媽急忙阻止:“不行!不行!快拿筷子!”我忙拿來一雙筷子,把調料包“救”了上來。(重點寫了煮面的過程,尤其是燒水的過程寫得很詳細。)
放完面,又要加雞蛋。書上說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吃有利于健康,但也不能放太多,就放兩個吧!我左挑右選,從蛋箱中取出兩個既無斑點、個頭又大的雞蛋。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雞蛋敲出一道裂紋,接著使勁按裂紋,雞蛋殼被我按出了一個洞,蛋清順著小洞直流,我慌了,便使勁擠蛋殼。只聽“啪嗒”一聲,蛋殼被我弄癟(biě)了,我手上也弄了好多蛋清。媽媽的臉立刻“晴轉多云”,我連忙說:“不算,不算,我沒有弄好。”媽媽這才“多云轉晴”,耐心地教我:“手不是向里面按,應該沿裂縫向兩邊掰(bāi)。”我又拿起一個雞蛋,敲出一道裂紋,兩手沿縫一掰,一個完整的雞蛋下進了鍋里。我成功了!(具體寫了加蛋時出現的問題,動作與神態描寫十分細膩。)
我又將調料包倒進鍋里,一鍋面就做好了。爸爸吃了我做的面直夸獎我,媽媽也豎起了大拇指,我的心里樂開了花。(寫出了勞動后的喜悅之情。)
【指導老師:朱慧】
總評:
本文敘事條理,語句流暢,細節描寫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