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注釋
韓綽:生平不詳。判官:觀察使、節度使下面的僚屬。二十四橋:說法不一。沈括《夢溪筆談·補笑談》一說唐時,揚州城內有二十四座橋。一說在揚州舊城,為隋時所置。玉人:比喻美貌的人,多指美女。
譯文
遠望青山隱在藍天,綠水多么遙遠,江南的秋色即將退盡,花草木葉也將枯凋。二十四橋在這明月照耀的秋夜,美人啊,你在何處教人吹簫。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杜牧與韓綽曾在揚州節度使府共過事,來往當很密切,作者離開揚州后,對韓綽很想念。想象友人在遠方的秋景,表達思其地也思其人的心情。借用二十四橋美人吹簫的典故,探問友人近況如何。在懷人詩中,這種寫法別開生面,故為后代詞家不斷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