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濟市開張鎮田營村是一個沒有任何礦產資源的村莊,一不靠灘,二不靠山,人均耕地不足2畝。如何在這有限的土地上做文章,讓村民們盡快走上富裕路?田營村黨支部一班人在村黨支部書記馮隨成的帶領下,以超前的意識,使田營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栽植紅薯加工粉條是田營村的傳統產業。近年來,田營人不甘落后,大膽創新,通過“四次技術革命”,改造提升粉條加工設備,使粉條加工由原來的小作坊式人工操作變成田營薯業有限公司的大規模機械化操作,由原來的季節性加工轉變為常年加工,由自產自銷轉變為集體營銷,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格局,使“一村一品”產業步入市場化。田營村每年加工粉條300多噸,產值150余萬元,僅此一項人均收入超過1 000元。
放下鋤把握勺把,田營農民闖天下。1990年,田營村有3戶農民外出開起了永濟餃子館,由于質優價廉,受到歡迎,打出了永濟餃子的品牌,年純收入都在3~4萬元,超過了栽植紅薯加工粉條的收入。田營村黨支部本著“減少農民就是富裕農民”的思路,號召農民走出家門開飯店。通過典型的示范引路,田營村外出開飯店的人員逐年增多,現在有200余戶、600余人參與經營,其中開大酒店的有10戶,在外辦企業的有9戶,常年搞運輸的有10余戶,在外務工經商人員每年可拿回700余萬元,戶均增收2萬余元。目前全村存款百萬元以上的有6戶,50萬元以上的有25戶,10萬元左右的有120余戶,通過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農民的收入得到了突破性的提高。
1995年,按照“瞻前、長遠、自由、統一”的原則,村黨支部提出了“領先一步是財富,落后一步是包袱”的口號,聘請城建部門進行高標準的村莊規劃,采用建筑模式統一、外觀立面裝修色調統一、庭院透視墻模式統一、院落及房屋水平統一的“四統一”標準進行設計,規劃方案包括舊村改造和新住宅小區建設兩大部分。村莊整治完成后,可退耕88.4畝土地,原住宅土地徹底得到復墾。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建設,目前田營村已建成新住宅54戶,在建8戶,擬建10戶,全村已形成爭先恐后建新住宅的可喜局面。同時,根據新農村建設規劃,村兩委帶領群眾先后建設了高標準的教學大樓,建好了學生公寓和餐廳,引進了多媒體設施,實現了遠程教育;建設了科技圖書室、黨員活動陣地、村級衛生所、便民超市、村民休閑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籃球架、羽毛球網等體育設施;實施了永濟市百村集中飲水工程,告別了多年來吃高氟水的歷史;村內全面實施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實現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