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合,我和爸爸爭菜吃,我當主角。
我爸爸是個愛喝酒的人,雖不可說是酒鬼,但他一日兩正餐都要喝酒卻是事實。喝酒當然不能無菜,所以餐餐都要大魚大肉,有時不夠菜喝酒,還會大發雷霆。媽媽勸爸爸戒酒,爸爸不聽,媽媽非常煩惱,因為媽媽下崗了,家里經濟不寬裕,手頭很緊。
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怎樣才能讓爸爸戒酒我苦思三日,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先試試吧。晚上,爸爸從燒賣店里買了半只烤鴨回來,準備下酒。剛剛上臺,我便風卷殘云,只顧吃烤鴨。爸爸半杯酒未下肚,烤鴨卻已被我吃得七七八八。不一會兒,只剩下幾塊骨頭了。爸爸本來還想多喝幾口酒,但無菜可吃了,只好吃飯。從此,爸爸每次買來菜我都爭著吃,而且每天都給他宣傳多喝酒的壞處。久而久之,爸爸終于把酒戒掉了。
第二回合,爸爸和我爭菜吃,爸爸是主角。
我屬虎,喜歡吃肉。春節等節日,我最愛吃紅燒扣肉,烤鵝烤鴨;平時,豬肉炒青椒,牛肉煮苦瓜……我光吃豬牛肉,不吃青菜。媽媽勸我,我當耳邊風。媽媽從爸爸戒酒得到啟發,她跟爸爸一商量,也用此法治我不吃青菜的“頑癥”,釆取“三步曲”,第一曲買菜:媽媽買菜盡量少買肉;第二曲煮菜:由爸爸操作,他將熟肉掩藏在碟中“秘密區”(如果爸爸沒空,則由媽媽仿作);第三曲吃飯:爸爸當先鋒,揭開“秘密區”,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下子將肉類吃了八九成,剩下的由媽媽做后衛掃尾。我只好望著青菜空嘆。開始幾餐,我由食兩碗飯減到半碗、一碗。媽媽看到我差點哭鼻子,便講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又在青菜中多添點油,多加點調味品,哄著我吃,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吃青菜。
“爭菜食”末了,媽媽作了打油詩:“父子爭菜吃,壞事變好事,父親戒了酒,虎兒變作兔一一愛吃青菜。”
[簡評]巧心思出妙計,兩場鬧劇成好戲,父子都戒掉了壞嗜好,家庭和睦,好事,喜事!(陳震)
(人華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