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友軟件董事長
在先天缺血的中國軟件業打拼20年的幸存心得:相信常識
王文京是中國軟件業20年來的一個標志性人物,回顧公司歷史,王文京認為自己和用友出人意料的順利。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用友20年中間沒有經歷波折——“辦企業艱難的時候總是有的”。幸運的是,最關乎企業生死的資金問題在用友始終“不算問題”。
幾乎所有的人都對王文京的穩健留下了深刻印象。無論是談論成功、失敗、競爭對手和未來的計劃,王都是淡定和理性的。同時,他非常務實,這些性格特點使得用友成為了一個專注于服務軟件的企業,一個善于捕捉用戶需求,沒有錯過任何機會的企業。
按常識辦事
我記得,在用友創辦了幾年之后,我當時翻一本雜志看到,一個臺灣成功的企業家被問成功秘訣到底是什么。這個企業家只回答了一句話:“按常識辦事”。這句話自始至終給我印象深刻。做到現在,回過頭來想,做企業固然有很多挑戰,但也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神秘。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要服務好客戶、善待員工、產品質量要好、要給股東創造長期價值等等——這些連不辦企業的人都知道,絕對是常識。但你仔細想想,恰恰常識是最難做的。首先,你對常識要有真正和深切的理解;其次,要把這些東西貫徹為企業的哲學,最后,要堅持。真正難的不是第一個層面,很多人都知道,否則它就不是常識。難的是第二個和第三個。最難的是第三個。比如,堅持對研發的投入,所有的企業都知道要在研發上投入,但這對當期業績不一定有好處,所以貫徹到最后,投入力度各不相同。但投入從理論上講是對客戶是有價值的,對股東長期價值來說也是有利的——用友一般都保持在主營業務收入的12%至15%之間,這也是我們的行業特性決定的。
“一定要及時抓住市場傳遞的信號”
用友幾次轉型其實都是及時抓住市場和客戶需求所傳遞的信號。1997年前后,一定要做整體企業管理,不僅僅是財務。盡管我們財務軟件是中國市場上賣得最好的,但我還是認為,這對用友發展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市場信號。
用友現在正在做下一個轉型,就是全面推進客戶經營。實際上,這也是客戶需求轉變造成的。現在客戶要要求我們不光要給客戶我們的產品、解決方案,也要提供第三方產品,還需要給它們專業服務,像咨詢、集成等服務,這就有點像IBM那樣了。用友預計要花4、5年才能完成轉型,這不光是產品升級問題,整個組織架構和人的知識結構都需要隨之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