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圍棋隊隊員 九段
這位中國一流職業棋手通過跌宕起伏的勝敗實現對自我的終極掌控
這位十歲入段的圍棋神童如今已是中國圍棋界的一流國手,三年前,29歲的常昊獲得了職業生涯的首個世界冠軍頭銜。但在這項殘酷的競技運動中,沒有一個冠軍能夠一勞永逸地保持尊嚴。
作為職業圍棋選手,常昊已經習慣在兩種相互對立的矛盾中磨練平衡的智慧:跌宕起伏的廝殺和刻板的日常生活,兇險的決策瞬間與凝神靜思的神態,勝與負,黑和白。
對自我狀態的準確把握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
作為一個職業圍棋手,其實沒有什么明確的訓練上的方法論。我一般就是8、9點起來,針對自己的情況做訓練,有時候是自己做,有時候去棋院跟大家一起研究,也下下快棋。我們這個職業對訓練的要求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也要求自己有很好的自控能力。
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很清楚,要是很疲勞的話,訓練再多也起不到好的作用。下午如果有空,我一般會游40分鐘左右的泳,1500米,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我有機會也踢足球,不過足球需要場地和足夠的人,所以還是游泳比較容易堅持。對職業圍棋手來說,保持體力也很重要,其實下棋是很耗費體力的。
總之,我狀態最好的時候,是那稍微有點進入空靈的狀態,很靈活也很穩,下棋能看地很遠,直覺也很好。有時我自己知道不在最好的狀態里,人有點疲勞,腦子有點發沉。
“終其一生,我們無非是在追求一種平靜的狀態”
你要問我是不是已經能不在乎輸贏了,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棋就是要分出勝負。如果不在乎了,那也就不用下了。但輸了棋你必須很快調整過來,否則會影響到你下一盤。終其一生,我們無非都是在追求一種自我控制,一種平靜的狀態。只有身體、心靈都正好在那個平衡點上,才能發揮好。我曾經連續6次在世界比賽中輸棋,有時候明明是要贏的棋我也會輸掉。后來總結原因,就是當時太想贏了。太想贏腦子就會亂,就會下一些所謂的“小棋”。沒別的辦法,我只能慢慢調整心態積累經驗。2005年,在第五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里我拿到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這是給我印象最深和最開心的一次勝利。其實現在的世界比賽里,對手之間的實力都很接近,水平固然重要,但最后還是看心態,這也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