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chuán]說南北朝時的梁代有個叫張僧(sēnɡ)繇[yóu]的畫家。一次,在一座寺廟(sìmiào)的墻壁(qiánɡbì)上畫了四條龍,非常逼(bī)真,但都沒有眼睛。人們看了很奇怪,問他為什么。他回答說:“如果畫了眼睛它們會馬上飛走。”大家都說他吹牛,要他畫上試試看。于是,他給其中的兩條龍畫上了眼睛。一會兒,只見雷(léi)電交加,墻壁頓(dùn)時破裂(liè)了。大家走過去一看,那兩條畫上眼睛的龍果然不見了。
我來說意思:
畫龍點睛:比喻講話或寫文章時,在關鍵(jiàn)的地方加上精辟的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我會造句子:
這篇作文的最后一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