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允許孩子“奇思妙想”。孩子沒有成人那么多的知識經驗(yàn),他們很少有固(ɡù)定的“答案”與“思維模(mó)式”。因此生活中要允許孩子存在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
2.留給孩子想象的“空間”。要留給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間,對于孩子的問題,家長不要急于給出一個“標準答案”,而是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尋求各種答案。如果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標準答案”,很可能就會折斷孩子想象的翅膀(chìbǎnɡ),那樣就會讓他們故(ɡù)步自封,不利于他們思維的發展。
3.向孩子提出“發散式”的問題。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提一些“發散式”的問題,鼓勵孩子用多種答案來回答,當孩子對“發散式”的問題作出回答的時候,千萬不要操(cāo)之過急地打斷或者“更正”他們的答案,而是要循序(xúnxù)漸進地去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事物。
4.讓孩子做一些“收尾”的工作。年幼的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有限(xiàn),所以在講故事、畫畫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看著自己先做一部分,然后留“尾巴”讓孩子繼續來做。用孩子自己的思維方式完成家長未完成的工作,鍛煉(duànliàn)他們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