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 追求治愈亂用藥
李先生每次哮喘發作都出現喘鳴、氣短、胸悶等癥狀,讓他感到很痛苦,因此他迫切希望找到一種“一勞永逸”的平喘藥,徹底治愈哮喘。他四處打聽哪里有治療哮喘的名醫名院和治愈哮喘的“靈丹妙藥”,報上登的、廣告宣傳的治療哮喘的藥物他都要試試。幾年下來花了數萬元藥費不說,哮喘非但沒治愈,反而越治越重。
用藥指導
目前認為大多數哮喘屬過敏性疾病,它的發病與空氣污染及過敏源有密切關系。呼吸系統的過敏很難控制。一般說來,哮喘受大環境如溫差、氣壓變化、粉塵等,和小環境如裝修材料、油煙、化妝品、寵物排泄物、空調等因素影響較大。想通過“短、平、快”的治療達到永不復發的目的是不現實的。一些藥品廣告宣傳的“100%治愈哮喘”是不能相信的。現在國際公認的哮喘治療目標是達到:沒有(或最少)慢性癥狀,包括夜間癥狀;沒有(或最少)哮喘急性加重;無急診就醫;盡量少使用(或不使用)β2激動劑;無體力活動和運動受限;肺功能基本正常。哮喘患者要到正規醫院的呼吸內科就醫,通過正規有效的藥物治療可以使哮喘癥狀完全消失,像健康人一樣地正常生活和工作。
誤區二 怕用激素或濫用激素
麗麗是位年輕的哮喘患者,醫生告訴她治療中需要配合激素治療,這讓她無法接受:激素治療會讓人發胖,我如今還沒找到我心中的“白馬王子”,我可不能讓激素改變了我的體形;盼盼是個哮喘患兒,她的媽媽對醫生要給盼盼用激素也心存疑慮:聽說小兒用激素會影響生長發育,這小小年紀就用激素怎么行?老王患哮喘病多年,去年他根據廣告通過郵局從河南某地郵購了半年服用量的治療哮喘病的藥物膠囊,收到藥物后才知道這種藥品根本沒有國家藥準字批準文號,是某醫療單位自配藥物。開始服用時確實有效,但后來效果越來越差,再后來臉部、全身水腫,最后還發生了股骨骨折。不久藥政部門宣布這種藥物是含有大量激素的假藥。
用藥指導
激素是把雙刃劍,使用得當完全可以很好地控制哮喘。應用中既不能過分強調激素治療的副作用,也不能盲目用藥。正確的哮喘治療應是首選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根據病情程度加用吸入長效β激動劑(僅僅在有急性癥狀時吸入短效的β激動劑)。吸入激素主要在氣道局部起作用,僅有少量吸收到血液,并且應用的劑量很小,一般每天不到1毫克(而強的松每片是5毫克),所以,即使是終生規范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哮喘也不會發生明顯的副作用。國際哮喘界一致公認:糖皮質激素吸入療法是目前控制慢性哮喘反復發作的最有效藥物。但在我國,由于人們對激素的恐懼心理,哮喘控制首選吸入性激素的不足10%,而過多地依賴急性緩解藥物,甚至誤信廣告宣傳,長期誤服激素,結果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并導致哮喘得不到控制而反復發作。
誤區三 喘了用藥,不喘停藥
老趙患哮喘病多年,由于認識上的誤區和經濟條件較差的原因,他總是在哮喘發生時才突擊治療,一旦哮喘緩解,他就停止藥物治療。就這樣,幾年來哮喘反而越治越重,最近檢查,醫生發現他已明顯出現肺氣腫現象。
用藥指導
哮喘有不同的類型,其藥物治療上也應采取個體化方案。間歇發作性哮喘患者(如典型的過敏性哮喘),發作時間短,可在哮喘發作時治療;但還有大部分患者屬常年、頻繁發作的哮喘患者,必須堅持長期、規律地治療才行。長期以來部分患者、家屬甚至臨床醫生,只注意對發作期的治療,哮喘癥狀一旦緩解,就誤判為治愈而停止治療,結果造成了哮喘反復發作,久治不愈,嚴重者發展成為肺氣腫、肺心病,成為慢性阻塞性肺病而失去勞動能力。哮喘加重是發作性的,但氣道炎癥是長期存在的。通過規范吸入糖皮質激素或聯合吸入長效β激動劑能很好地抑制氣道炎癥,比單純治療急性支氣管收縮更能有效地控制哮喘。一旦哮喘被控制,應至少維持吸入治療3~6個月,然后請醫生根據情況制訂下一步治療方案。
誤區四 哮喘就用抗生素
陳大娘每次哮喘發作總是要求醫生給她點滴抗生素,有時主治醫生拒絕她的要求,她就千方百計托熟人找大夫開些口服的抗生素服用,她總覺得用點抗生素才保險。由于長期服用抗生素,她患上了菌群失調性腸炎......
用藥指導
過敏性哮喘可適量吸入激素,口服抗過敏藥物如酮替酚等。用抗生素治療沒有任何效果。一般來說,會引起哮喘發作的感染多屬于病毒感染,小兒較常見的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而成人較常見的感染為鼻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腸病毒等,這些感染都會引發哮喘的發作。對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哮喘發作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有一種叫做微漿菌的細菌或肺炎衣原體,患者感染此類細菌也會引致哮喘的喘息發作,此時使用紅霉素治療,可以縮短病程。哮喘患者若有咳嗽難以治療,應想到是否并發有鼻竇炎。哮喘同時患有鼻竇炎的機會約為50%~60%,若不治療,則常會加重哮喘的嚴重程度,增加哮喘藥物的使用量。當哮喘并發鼻竇炎時,理應使用抗生素治療數周,以期控制病情的發展。
誤區五 忽視其他藥物對哮喘的影響
李大伯因患有哮喘病,平日生活很是小心,就怕哮喘急性發作,并一直服用氨茶堿、舒喘靈和酮替芬等藥物。一個月前,李大伯因眼睛疼痛到醫院看醫生,醫生診斷為閉角型青光眼,他開了一大堆的眼藥水準備回家治療。可是剛點了兩滴藥水,就感覺喘不上氣、胸悶,吃了此前治療哮喘的藥物也沒有任何緩解,反而喘得越來越厲害。最后向“120”求救,醫生經2個多小時的搶救才將病情穩定。經查,原來是李大伯滴用的噻嗎洛爾眼藥水惹的禍。
用藥指導
哮喘患者中約有10%可因使用非甾體消炎鎮痛藥而誘發哮喘發作,并有可能引起致死性反應。使用β-受體阻滯劑也可引起致死性哮喘大發作。
由非甾體消炎鎮痛藥引起的哮喘過去稱為阿司匹林哮喘,現多稱為非甾體消炎鎮痛藥性哮喘。哮喘患者一般對非甾體消炎鎮痛藥反應劇烈,服藥1小時之內即可出現鼻塞、流鼻涕,繼而哮喘發作。發作多數極為嚴重,甚至死亡,一年四季均可發病。除阿司匹林外,幾乎所有酸性非甾體消炎鎮痛藥都可引起哮喘發作,發作強度與藥物對環氧化酶阻礙作用強弱有關。以酸性較強的阿司匹林、普拉洛芬、舒洛芬、萘普酮等多見,其他藥物還有消炎痛、去痛片、安乃近、布洛芬、保泰松等。因此,哮喘患者最好不用此類藥物。如因治療需要必須使用鎮痛藥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堿性非甾體消炎鎮痛藥,如消炎靈(炎痛靜)、依匹唑和鎮痛新等。
β-受體激動劑可擴張支氣管,是哮喘發作時一類重要的治療藥物;與此相反,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藥物)可影響內因性兒茶酚胺與β-受體結合,從而能引起哮喘大發作。因此,有哮喘病史的患者禁忌使用β-受體阻滯藥,包括眼藥水噻嗎洛爾(可口服乙酰唑胺或靜注甘露醇降眼壓)。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和青光眼,是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藥。近年屢有報道,因哮喘患者使用β-受體阻滯藥而喪命,對此必須高度警惕。
另外,近年發現,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類藥物),其副作用之一可通過肺內產生大量緩激肽而誘發咳嗽,進而導致哮喘發作。因此,哮喘患者也不宜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心血管疾病。
誤區六 重視藥療輕視預防
劉先生平時非常注重按醫囑正規服藥。正是由于他按醫囑服用了藥物,因而輕視了對哮喘誘發因素的預防。他認為所服藥物能抵御不良因素誘發的哮喘發作。去年夏天,他家院中的石榴樹生了蟲子,劉先生從市場上買來農藥在沒采用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就給石榴樹打起藥來。不料難聞的農藥味誘發哮喘重度發作,最終搶救無效而身亡,可謂是教訓深刻!
用藥指導
找出誘發哮喘發作的因素主動回避,預防哮喘,比按時服用抗哮喘藥更重要。比如,常在哪個季節發病,在哪里發病?季節變化是影響哮喘發作的重要因素。我國大部分地區秋冬季節是哮喘發作的高峰期,主要受季節變換、溫差、粉塵等影響,如果對季節變化敏感的病人可提前使用降低敏感性的藥物干預。但藥物預防不是萬能的,即使服了藥,仍然還是要盡量回避誘發因素。如果在某辦公室、商場、超市等場所哮喘發作過,以后就要避免再去。家居中應該保持環境清潔,避免灰塵聚積和塵螨繁殖,塵螨的不斷繁殖往往就是哮喘頻繁發作的原因。哮喘患者房間內的陳設應該盡量簡單,不要鋪設地毯,不要用羽毛枕頭,不要飼養任何寵物和栽種開花植物,避免動物毛皮和花粉引起哮喘發作,特別是有哮喘病史的患者不要參與家庭和工作場所的裝修活動,也應盡量避免到新裝修的房子、家具市場、建材市場和娛樂場所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