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可通神信不誣,將軍竟救白云夫。醫無成見心和活,病到垂危膽亦粗。豈有鴆人羊叔子?欣逢圣手謝夷吾!全家感謝回天力,料理花間酒百壺。
——清#8226;袁枚
清代詩人袁枚(公元1716~1798年)病痢,醫用參芪補藥,病遂大劇。其老友張止厚饋以所制大黃,醫者驚恐,袁枚毅然服之,三劑而愈,于是賦詩致謝。詩中所云“將軍”,乃大黃是也。
姚僧與大黃
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梁代名醫姚僧垣,繼承家學,醫術高超,治愈了許多疑難大癥,他先后為梁武帝和梁元帝診治疾病,對大黃的選用,給我們很大的啟迪。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梁武帝因病發熱,寢食不安,朝中群臣競相獻方,梁武帝聽從御醫診斷,欲服大黃以瀉熱,姚僧垣診脈辨證后,力主不可,認為“至尊年已八十,臟腑皆虛,雖有積熱,不能輕用峻瀉之藥,恐傷正氣。”梁武帝自恃知醫,不以為然。姚僧垣又云:“至尊豈不聞當朝名士——‘山中宰相’陶弘景說,‘大黃,將軍之號,當取其峻快也。’依臣之見,至尊之疾,只宜緩圖,萬萬不可輕投峻下之劑。”武帝不悅,詔令退下。當天夜里,姚僧垣被急召入宮救駕。原來,梁武帝服用大黃后,熱勢不僅不退,反致昏瞀,心悸氣短。姚僧垣即以溫和之法,取平補之藥,斂苦寒所傷之陽氣,連進數劑,得以逐漸康復。梁元帝繼位后,授給姚僧垣咨議參軍之職。一次,元帝腹中痞滿,疼痛不已,不思飲食,于是召諸醫討論治療方案,群醫皆以武帝服大黃而致病重為誡,乃以平和之品組方。而姚僧垣力排眾議,并云:“脈洪大而實,應指有力,加之膳食不進,胃脘痞滿,此腹中宿食不化所致,非用大黃蕩滌攻下,推陳致新不可。”梁元帝聽從姚僧垣之言,服藥后果然大下宿食,痞滿腹脹之疾頓失。
大黃與產地
大黃屬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南大黃的根莖,因本品色黃,故名大黃。因其功能推陳出新,極為峻快,如葳定禍亂,至于太平,故又有“將軍”之號。明代和景兵還把大黃、附子稱作藥中之良將,稱人參、黃芪為藥中之良相。大概是由于它的藥性峻猛,有沖墻倒壁之力,因而古人又美其名曰“無聲虎”。此外,尚有火參、膚如、破門、黃良、蛋結、錦紋等別名。大黃主產于四川、甘肅、青海、西藏以及云貴等地,均以質紋、顏色而分優劣。概言之,是以外表黃棕色,錦紋及星點明顯,體重,質堅實,有油性,氣清香,味苦而不澀,嚼之發黏者為佳。如有紅筋起,色魯黃者為錦黃,最為上等,多產于四川的汶縣、灌縣,陜西的長安、漢中等地。其他產地如山西五臺山的臺黃,岐州的的岐黃,四川雅州南川縣的雅黃,云南的云黃等,均屬品質兼優的地道藥材。凡臨床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對大黃的產地頗有鑒賞力。如已故名醫岳美中就深有體會地說道:“對胃腸的動力,以北大黃為甚,四川和陜西大黃則柔和一些,河北的大黃橫勁大,用后腹痛。使用大黃是為了通下,因此,最好有順勁,才能達到目的。”如果沒有長期的潛心研究觀察,是很難達到這般出神入化的地步。
延年益壽話大黃
解放前,上海“三友實業社”的老板,為了制造一種不同凡響的補藥,曾邀請上海中醫藥界知名人士,求其各獻一方,眾醫所獻多為參、芪、苓、術之品,惟有一方,另辟蹊徑,與眾不同,只用生大黃一味。老板十分驚奇,聽了獻方者一番解釋,老板大喜,定名“三友補丸”,投入市場后十分暢銷。無獨有偶,江西有一名醫,也以出售單味大黃制成的“通補丸”而大獲其利。民間曾有一位走方郎中,以賣“大補糕”而出名,此方秘而不傳,一次酒后吐出了實言,其主要成分是焦三仙和小劑量的大黃。山東省陽谷縣駐壽張人民醫院趙金鳳大夫有個經驗:每月堅持服用大黃制劑——清寧丸,到了75歲還耳不聾,眼不花,齒未脫,健壯如常。有人經調查研究發現,西北牧駝人常給駱駝飲用大黃水,結果吃草多,生病少,壽命也長,比不飲大黃水者可多活5年以上。牧駝人常飲大黃水者,也得到了同樣的效果,壽命比同齡人長。可見大黃卻病抗衰,乃至延年之功確切。
大黃性味苦寒,是眾所周知的瀉下通便良藥,清熱解毒上品。如果說它是味補藥或延年益壽神丹,大概會使世人愕然。殊不知八尺之軀,全賴陰陽氣血之平衡。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平時高粱厚味,脂醇充溢,形豐體胖,腸肥腦滿,一旦壅塞,則禍不旋踵。對于這類中老年人,要想健康長壽,自有妙方。漢代華倫曾在《中藏經》中說得好;“其本實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壽;其本虛者,得補益之精必長其年。”大黃為清熱通下之品,具有通腑降濁,增進食欲,調理氣血,暢達氣機的作用。而現代醫學研究亦證明,大黃不僅能抗菌、抗病毒、抗腫瘤、降低血脂,還有增加免疫力、利膽、減肥等作用。它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銅,對延緩衰老有一定的裨益。中老年人如能經常適量服用大黃,就可使體內輕微積滯毒素及時得以鏟除干凈,從而達到防治老年病,強身健體,抗衰延年的目的。這也充分證明了中醫“以通為補”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東漢哲學家及養生學家王充說過:“欲得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渣。”東晉養生學家葛洪也曾說過類似的話:“若要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名醫朱丹溪曾提出“倒倉法”,即用通暢大便來清除腸內毒素,以卻病延年。祖國醫學認為,腸內留毒既可招致早衰,又能導致疾病,如食欲不振,青腹脹滿,惡心噯氣,口臭,頭暈頭痛,精神抑郁,甚至誘發膽結石、痔瘡、便血、脫肛及大腸癌。西醫認為,發生疾病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腸胃中食物消化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和毒素引起中毒。保持大便暢通,可使體內廢物和有害細菌及時排出,減少機體的中毒機會。臨床研究還證實,大便通暢之人,血中膽固醇、肌酸等有害物質能迅速消滅,血液變得潔凈,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因此,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就要保持大便暢通,特別是老年人,高血壓、心臟病以及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更應如此。不難看出,只要使用合理,大黃確是一味延年益壽的良藥,至于如何服用大黃,關鍵在于巧制。
今介紹一法:取生大黃切成小塊,黃酒拌勻,放蒸籠內或置罐內密封,坐入水鍋內,蒸透后取出曬干,如此反復蒸制2~3次,則瀉下之力更緩。服用時可用沸水沖泡,或研成粉吞服,但均應視各自身體狀況,先行小劑量試服,而后逐漸確定最佳用量。另外,筆者親眼所見一位老者,長年服用上海黃海制藥廠生產的大黃蘇打片,每日3次,每次3片,持續不斷地服用了五十多年,而今已過九旬,依然是耳聰目明,從不生病。大黃蘇打片每片含大黃粉和碳酸氫鈉各0.15克,適量長期服食,無任何毒副作用,同樣收到“三友補丸”或“清寧丸”、“通補丸”、“大補糕”之類的健康延年效果。近十多年來,在臨床上廣為使用,凡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膽囊炎、膽結石、肥胖癥,以及慢性便秘者,堅持長期服用大黃蘇打片,受益頗多。此法服用方便,藥價便宜,效果良好,無不良反應,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