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麗水
浙江麗水,以中國第一生態城市而聞名,在圍棋界本名不見經傳,但這幾年,在麗水市圍棋協會會長童建偉和秘書長李守勝領導下,麗水市的棋友們卻扎扎實實地為中國業余圍棋界辦了幾件實事。先是創辦了中國業余圍棋網,為業余棋手提供了大量資訊;隨后又和上市公司凱恩集團創辦了一年一度的南方業余天元賽。該比賽在堪稱世外桃源的飛石嶺風景區進行,今年已經是第三年,隨著參賽選手水平的不斷提高,品牌認知度也越來越高。
很早就接到老童和守勝的電話,可卻一直不敢答應參賽。今朝不同往日,工作后,已遠不如大學時代那么自由,晚報杯后的三個月,我似乎遠離了圍棋,奧運兩字成了我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隨著奧運的臨近及好運北京測試賽的展開,我似乎沒了休息日。也正是因為這些加班,讓我獲得了難得的調休,有了點下棋的時間,于是我滿懷興奮地撥通了守勝的電話,也撥通了一直等待我消息的上海棋友的電話,于是,我們五人有了這次麗水行。
換在以前,對于比賽,我的最大目標就是取得好成績,而現在這個目標卻已經悄然地轉變為參加比賽。也許,正因為是參賽不易,才讓我比以往更珍惜每個比賽。
南方天元賽,吸引我的除了比賽本身,還有那著名的飛石嶺。通過一段10分鐘路程的隧道,才能進入飛石嶺景區。飛石嶺景區并不大,卻有山,有湖,有瀑布,還有著號稱中國最新鮮的空氣。賽場就坐落在飛石嶺景區的賓館內,下棋之余,爬山,觀湖,散步,洗肺,成了棋手們最大的享受。“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能遠離城市渾濁的空氣,陰霾的天空,這樣的比賽環境實在是令人向往。
瘋狂出租車
此次參賽再次驗證了“一切都是平衡的”這條顛撲不破的道理,既然有了這么美妙的環境,那么確實也要付出點代價。由于我們決定參賽太遲,又恰逢五一前,火車票變成了個大問題。當陳翰同學得意地拿著五張硬座票向我們“邀功”時,我們開始了這次充實而又辛苦的旅行。
火車時刻很不友好,晚上9點發車,凌晨3:50到。我很自信地婉拒了熱情的李守勝來火車站接我們的好意。因為我去過麗水兩次,找到個長途汽車站換坐大巴對我們來說不是難事。可是,我們卻忽略了3:50這個時問,如果說連夜坐硬座火車,已是許久未遇,那么在長途汽車站等開門那可真是聞所未聞。4月,麗水凌晨的氣溫顯然與我們單薄的襯衣格格不入。乘出租車去遂昌成了我們惟一的選擇,司機開出的250元價格似乎也算公道,畢竟麗水到遂昌乘大巴要兩小時的路程。既然目的是來參賽的,而不是在又困又冷的情況下鍛煉身體,于是這次旅行注定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驚喜。
司機很熱情,上車看我們一個個困得不行,就開起了特別勁爆的音樂。放了一會,同伴張翼實在想睡覺,要求司機關掉音樂,從實戰結果看,簡直稱為勝招都不為過。司機邊開邊向我們介紹:“從這到遂昌基本都是山路,這些山路我熟,肯定能給你們抓回不少時間。”山路果然又陡有窄,陳天惠恭維了一句:“估計在這山路上,法拉利都開不過您吧。”司機沉吟片刻,答道:“應該如此吧。”眾人大笑。
幾分鐘后,陳天惠嘀咕了一句:“他好像不是在吹牛。”告訴大家一點數據吧,在山路上平均時速130邁,轉彎時基本都不帶剎車。漸漸的,大家臉色越來越蒼白,我們都選擇了睡覺,在睡覺的同時緊握扶手,以防拐彎時飛出去。
不到1個小時就到了遂昌,進入了縣區,車速也漸漸慢了下來,陳天惠就像中了武林高手的內傷,等比武結束才知道遭到重創,狂吐不止。大家睡意全無,開始討論:
“還真沒吹牛,法拉利在這路上還真開不過他。”
“真正的跑跑卡丁車。”
“應該拿張大紙,給司機寫個130KM,讓他學劉翔舉著12秒88的成績那樣,再跟我們合影、簽名。”
“還好沒開剛才那音樂,否則世界紀錄又提高一大塊。”
“瘋狂出租車!”
我們討論得差不多了,司機開始給我們總結了:
“坐過我車的人都說我開得好,開得快,旁邊的人又不害怕。”
眾人聞之,大駭,司機馬上接著說:
“要不,加100塊錢,我把你們直接送到飛石嶺吧。”
“……”
6點多,飛石嶺賓館的服務員還沒起床,甚至連飛石嶺的公雞才剛開始叫早,就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客人,據說,從來沒有客人這么早到過。
尋找狀態
看了比賽的秩序冊,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沖段少年襲來。如果說前兩年的比賽主要由成年業余高手構成,再加個別強力沖段少年。今年,和其他業余大賽一樣,沖段少年形成了一個集團軍,聶道、馬道、周道都有少年參賽,比賽的激烈性大大增強。由于許久沒有參加比賽,平時下的棋也屈指可數,因此我對成績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好好下幾盤棋,找找比賽的狀態。
第一輪,我對上了麗水當地棋手,麗水棋手近幾年來進步飛速,而且漸漸形成了一個格局,幾名業余高手輪流稱雄,狀態不太穩定,但發揮好的時候極具沖擊力。很不幸,這一輪我的對手狀態顯然不錯,盡管我在布局時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在中盤時卻被對手抓住一步緩招,遭到一陣猛攻,我不得不棄子,還好對手在關鍵時候有點手軟,否則鹿死誰手,實屬難料。
第二輪,我就對上了沖段少年張一鳴,張一鳴來自河南,也是沖段少年中的佼佼者。我幾年前晚報杯時曾和他有過一次交鋒,經過幾年的磨練,小張的功力已不可同日而語,這局棋一直處于膠著狀態,直到我中盤時一個棄子才確立了明顯的優勢。可是我卻有點忽視沖段少年的勝負感,現在的棋手,尤其是少年棋手,勝負感確實非常之強。在形勢不利下,小張并沒有簡單地淺消,而是深深地打入了我固若金湯的大本營,一盤我自以為可以簡單獲勝的棋頓時成了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的局面,我顯然對此預料不足,錯過了幾次簡明獲勝的機會,到最后局面已經非常復雜了。我苦思后。發現了一個特別夸張的手段。張一鳴顯然沒有注意這一手段,但他看到最后一手落在棋盤上時,情不自禁地感嘆了一聲:“這都行!”遂投子認負,我幸運過關。
第三輪我大官子時打勺,被吃了一小塊,還好前面優勢比較大,戰勝了來自浙江的沖段少年夏晨琨,以三連勝的成績完成了第一天的比賽。盡管對棋的質量不甚滿意,但畢竟是長久不下棋以來恢復的第一天比賽,能夠全勝,也可以聊以自慰了。
楊鼎新、湯靖軒兩位小棋手都不足10歲,但棋藝高超,而且口才出眾,兩位小家伙吃飯時的斗嘴常常惹得旁觀者忍俊不禁。晚餐時,小楊第一天三連勝后一高興,給大家發表了一個關于棋手巔峰期的演講,他認為棋手的巔峰期應該在23-28歲,舉了不少例證,我起初像在聽故事一樣,突然發現朋友們都在看著我笑,猛然醒悟自己也快27歲了,按小楊理論……晚上一看對陣,我明天對小楊,想著巔峰期的假說,頓時覺得自己充滿了斗志。
小楊盡管10歲不到,但出招完全不能想象是出于十歲少年之手,冷靜、敏銳。這盤對局盡管我贏了,卻并非贏得一帆風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楊局后并沒有像其他少年甚至成年棋手表現出十分懊惱的情緒,而是馬上認真地開始復盤,輸得起,大將風度是一名優秀棋手必具的素質,更關鍵的是,這孩子,還不到十歲。
第五第六輪我似乎漸漸進入了狀態,比較順利地過關,尤其是第六輪與聶道少年聶峰林的勝出讓我成為了惟一的六連勝棋手,而且小分遙遙領先,似乎三連冠已經在向我揮手了。
滑鐵盧
第三天比賽前,我對再次衛冕充滿了信心,六連勝讓我找到了比賽的狀態,重拾信心,但也掩蓋了很多本該暴露的問題,比如棋藝生疏,隨手棋太多等等。可惜的是,當時我并沒有意識到,第7輪對湖南黃星燦一戰很多地方下得實在太輕率,幾個轉換根本沒有仔細計算得失,就憑感覺落子,等到打了一大勺,被吃了一塊,損失慘重時才意識到形勢不妙。盡管后面竭盡所能,官子時頻頻長考,我這盤棋收官的用時竟比布局中盤用時的兩倍還多,但小官子時又漏點了一目棋,形勢判斷錯誤,沒有進行最后的拼搏,最后以3/4子的微弱差距惜敗。
緊接著的第八輪我對上了上海財大的小校友趙威,我顯然沒有從上輪失利中恢復過來,下得太過著急,而趙威確實表現出很強的實力。盡管雙方互有明顯的勝機,尤其是終盤時我錯過了一個簡單獲勝的明顯機會,實在令人扼腕。但從這盤棋發揮的水平來看,趙威確實更值得獲勝。兩連敗后,盡管我小分奇高,還排在并列第一位,但由于最后一輪聶峰林和趙威兩個一敗者對戰,而我兩敗的都對完了。只能下調三敗的,客觀上,等最后一輪結束后,小分要套圈的概率實在太小了。
最后一輪,我依然發揮不佳,但沖段少年周圍在后半盤下得過于松緩,我在官子階段便宜不少后取得勝利。但環顧四周,我的小分對手除了對沖以外,基本全部失利,要想套圈已經不現實,聶趙之戰成了名副其實的冠軍爭奪戰。聶在前半盤下得行云流水,一直占據著明顯的上風。但正如楊鼎新所說:趙威的后半盤非常強。趙在后半盤開始了猛烈的追擊,最后小勝聶鋒林。我小分比趙威高14分,但需要16分才能套圈,因此,趙獲得冠軍,我第二,聶峰林第三。趙威在第一盤不敵胡然閔后,怒濤般八連勝奪冠,名至實歸。對于我來說,好久沒有在一天兩連敗了,也很久沒有在獨自連勝領先后被人反超,多多少少有些遺憾,但想到能取得第二名已經是賽前所沒有預料到的,而且趙威也是上海財經大學小學弟,他能拿冠軍,我也很為他感到高興,想著想著,也就不怎么郁悶了。
在麗水回上海的路上,突然想起南京的好友聞捷6段前幾天給我打的一個電話:“五一我們南京棋院辦了個金陵杯,有沒有興趣參加一下?今年我們金陵杯面向全國,而且規模、獎金、人數都創下了新高,過來一起玩吧,參加麗水的那批高手基本都直接過來了。”記得當時我心一動,但迅疾恢復了冷靜:工作以后,假期對我彌足珍貴,我更愿意把假期換作輕松的旅游,而不是刺激的比賽。于是,帶著些遺憾,帶著些歉意,婉拒了聞捷的好意。可是,時過幾天,再次想起聞捷的電話,心里似乎總有一個聲音在鼓動著我:比賽帶來的遺憾只能用比賽來洗刷,在陳天惠的鼓勵下,我再次撥通了聞捷的電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