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PC新技術新產品回顧
回顧2008年,當降價、綠色環保等成為大勢時,在PC業界最根本也最為重要的新技術方面,廠商們仍然有所建樹,推出了眾多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為2008年PC技術的發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2008即將結束之際,我們回顧一下今年的新技術、新產品,以便讀者了解今年PG業界的技術走向。
處理器 45nm漸成主流,Core i7的革命性變化
雙核目前已經成為處理器市場的主流,四核處理器也逐漸進入高端主流市場。在處理器的制程方面,Intel再度領先,2008年成為45nm逐漸普及的一年,45nm處理器被應用在中低端主流處理器上,如Intel的Pentium E5200和Core 2 Duo E7200等,都憑借良好的超頻性能備受市場關注。而AMD則是在多核心方面繼續力推三核、四核處理器,AMD的45nm處理器則需要2009年第一季度才會推出。
此外,今年處理器的技術領域,AMD和Intel都維持舊有的架構,直到年底Intel全新架構的Core i7處理器的推出,為Intel處理器帶來架構方面較大的變化。Nehalem處理器不僅架構升級,還首次整合內存控制器,整合三級緩存,使得Nehalem核心的性能有大幅度提升,并且帶來Intel平臺包括處理器插槽(Socket 1366)、DDR3內存升級換代等變化,為明年InteI平臺全面升級打下基礎。
內存 DDR3開始普及
隨著DDR3價格的大幅走低,DDR3內存也正漸漸走向主流市場。雖然P35已經開始支持DDR3內存,不過主板廠商仍然更樂意讓主板支持價廉物美的DDR2內存,因此,DDR3內存僅在一些高端主板上被采用。Nehalem架構的推出,使得平臺架構發生變化,DDR3的支持日漸成熟,雖然目前DDR3內存的價格相比DDR2 800仍然貴了不少,但作為未來內存市場主流的DDR3內存已經開始走上普及之路,被一些高端用戶采購。
硬盤 單碟容量的提升
2008年硬盤單碟容量再上一層樓,主流產品的單碟容量達到320GB甚至375GB。單碟容量的提升,帶來了更好的磁盤性能,也帶來了硬盤容量的飛速發展。如果說去年硬盤容量突破1TB是一個質的飛躍,那么單碟容量的提升,則讓大容量硬盤的價格更低,加速了今年硬盤主流市場容量的提升,硬盤產品主流容量已經攀升至500GB/640GB。此外,希捷推出單碟375GB的1.5TB硬盤,將硬盤容量再次推上新的巔峰。
主板 整合大行其道,節能技術新賣點
隨著整合主板性能的加強,整合顯卡漸漸被中低端用戶所接受,2008年一月AMD推出780G整合芯片組,成為AMD平臺性能最強的整合芯片組,而NVIDIA則推出MCP78芯片組。在Intel平臺,G45/G43系列芯片組也更新了整合顯示核心,性能大有提升。正是由于整合芯片組性能逐漸增強,并且整合主板有價格便宜等特點,因此成為追求性價比用戶的首選。此外,AMD/NVIDIA的整合顯卡還支持高清硬件解碼,成為HTPC用戶所愛。在2008年還涌現出一種混合協同運算技術,允許整合顯卡和低端獨立顯卡進行協同運算,可以增強低端顯卡的性能或者在不運行3D計算時使用整合顯卡,降低系統功耗,如780G的Hybrid CrossFire和MCP78的Hybrid SLI。
2008業界大力推廣節能環保,主板業界兩大一線廠商華碩和技嘉都推出了旗下的節能技術:華碩的EPU-6引擎和技嘉的D.E.S.動態節能引擎,這兩種技術都是根據系統負載動態調節處理器供電相位數量,例如在處理器低負載時,減少供電相數而節省電量,在高負載時,增加供電相數,讓系統運行更加穩定。EPU-6和D.E.S.都提高了電量的使用效率,在低負載時減少電量的損耗,從而實現主板節能。
光存儲 紅藍交接,DVD仍是主流
2008年三月,東芝宣布退出次世代DVD標準之爭,藍光成為當仁不讓的下代光存儲的業界標準。PC上也有不少廠商推出藍光刻錄機和藍光驅動器,如先鋒、華碩、明基等廠商都有對應的藍光產品推出,最便宜的藍光只讀光驅價格僅768元,藍光COMBO的價格不過999元。不過藍光的普及,還需要刻錄碟片以及藍光電影的價格走進主流用戶能接受的區域,因此,目前光存儲市場處于紅藍交接的狀態,紅光DVD仍然是市場的絕對主流。
2008年,DVD刻錄機在速度方面并沒有太大的提升,20X刻錄機仍然是市場的絕對主流,各家廠商在20X刻錄機上都大力改善刻錄品質,并加入一些特色技術。

鍵鼠 2.4GHz無線普及
無線鍵鼠在2008年有較大的發展,成為2.4GHz無線鍵鼠的普及年。2.4GHz無線技術憑借無需對碼,連接距離達10米,抗干擾能力強,電池使用時間長等優點,得到不少用戶的青睞。隨著2.4GHz無線產品的降價,更多的用戶感受到桌面沒有線纜束縛的自由。目前,2.4GHz已經成為無線鍵鼠產品的主流技術,越來越多的廠商都推出2.4GHz無線鍵鼠產品,無線鍵鼠產品正在走進主流市場,被廣大用戶接受。
LCD 廣色域和16:9
經歷了響應時間及動態對比度普及風潮之后,2008年液晶市場轉向了廣色域技術的應用。普通TN面板,20色域值僅NTSC的72%,而廣色域能夠提供高達NTSC 90%以上甚至更高的色域值,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出彩的顏色。優派推出了一款全球最廣色域的22英寸VLED221wm,采用LED背光,實現118%NTSC色域值。此外,市場上還出現了一些通過改良背光實現90%NTSC以上色域值的LCG產品,售價相對比LED背光便宜。
除了色域值之外,2008年LCD業界還掀起一股16:9的旋風,相對傳統寬屏的16:10規格,16:9的比例更加適合多媒體應用,播放高清視頻不會在屏幕上下方留下黑邊,當然,這也歸功于上游面板廠切割16:9的面板更加經濟,使16:9的LCD顯示器性價比更高。并且在16:9顯示器上,可以減少背光燈管的數量,從而實現節能。目前18.5、21.5、24英寸均有16:9規格的產品,并且在21.5英寸以上的產品上,均可實現1920×1080分辨率,支持1080p,非常適合高清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