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圣誕節、春節、中秋節……每年,各種節日都不少。近些年來,那些外來的“洋節”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眼前,你會讓它們融入你的生活中來嗎?
將傳統的節日傳承下去
杰兒寶貝
我是贊成過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來自廣東潮州,那里的傳統節日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大節日外,春節前有送神,春節后有迎神等,平時還有很多很多的小節日!在這樣的氛圍里長大,從小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傳統節日氣氛。
在我看來,中國的傳統節日就應該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而如今很多人都興過洋節,反而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淡化了很多,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什么意義!洋節嘛,可過可不過,但中國的傳統節日卻一定要過,并且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感受不同的節日氛圍
磊磊寶
我贊成過洋節, 因為它能給平淡、乏味的生活增添一點色彩、一點快樂的因素,讓每天都過得不一樣,多有意思!因為文化與風俗的差異,洋節與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有一些不同之處,洋節多了幾分浪漫、
熱情、歡快、瘋狂的元素, 而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洋節和傳統節日都過,感受不同的節日氛圍,有什么不好呢?
商家炒作,不過也罷
qianqiantingting
我自己不喜歡過洋節,所以一般也不會帶孩子過。倒是中國的節日我們都過,而且會給孩子講明節日的來歷、怎么過及為什么這樣過。
我覺得外國人的節日到了中國, 很大一部分成了商家炒作的一個由頭, 所以不過也罷。當然, 等以后孩子長大了, 自己要過, 我不會阻攔。
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種形式
hy7866
我個人挺贊成過洋節,但前提是中國傳統節日不能忘。現在中國經濟與國際并軌,提倡中西合璧,中西文化交流。在節日上也應該不分彼此。
因為洋節比較受年輕人的歡迎,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現有些商家打著洋節的旗號, 大做宣傳促銷的情況。但只要我們自己把握好分寸, 給孩子以正確引導,并不會影響我們過節的氣氛和心情。比如每次圣誕節來臨時, 節日氣氛都很濃厚,孩子自然很興奮。那這時, 你可以趁機告訴他, 在國外, 圣誕節其實就像我們國家的春節一樣, 是很重要的節日,是家人團聚的日子。這樣,既讓他了解了洋節,也把我們的傳統節日告訴了孩子。
中外傳統節日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春節時,家家戶戶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守歲,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年年有余。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又叫“上元節”。在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 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清明節——4 月4 日或5 日。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加土。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賽龍舟,還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又名重九節、九月九、榮萸節、菊花節等。這天大家登高望元,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也是敬老的節日。
愚人節——4 月1 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人們在這天會互相愚弄。
母親節——5 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讓人們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父親節——6 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感念父親養育之恩。
萬圣節——10 月31 日。又稱“鬼節”,是西方歷史悠久的節日之一,人們會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圣節。
感恩節——11 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來自美國,希望人們能夠記得曾獲得的幫助,學會感恩。美國人對感恩節重視的程度堪與傳統的盛大節日——圣誕節相比。
圣誕節——12 月25 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世俗節日。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過節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
關乎心情,與國界無關
羊爸爸
現在生活好了, 老人們常常會把“天天都像過節一樣”掛在嘴邊。從中可以看出,過節是千百年來人們追求幸福的一種表現形式。原來人們的生活貧困,只好用過節來苦中作樂;現在生活好了,過節變為錦上添花。所以無論是洋節還是傳統節日,它們的功能都一個樣,就是為人們帶來幸福與快樂。因此,只要你覺得幸福快樂,又何必管這節是自己國家的還是外來的?只要能帶來好心情,那些千奇百怪的節日都過上一過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