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媽媽們最關注的健康話題、體貼周到的護理要點
寶寶飲食的三個疑惑與回答
提醒:寶寶1 歲前不宜吃的食物
由于寶寶出生后,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某些消化酶還沒有分泌,無法很好地消化分解一些食物,所以,在寶寶1 歲前最好不要給他吃像蜂蜜、花生醬、牛奶、貝類、柑橘、蛋白等食物。等寶寶1 歲以后再讓他接觸,以免寶寶出現過敏反應。
放心:壓成泥的嬰兒食品可在冰箱中冷凍存放一兩個月
自制的嬰兒食品跟超市出售的嬰兒食品營養一樣豐富,而且價格要低廉得多,因此,一些父母喜歡自己在家給寶寶制作嬰兒食品。不過,這些食物制作起來比較麻煩,如果每天都做,每次做的量又很小,是一件很費時費力的事,而且做多了又怕存放不住。其實,嬰兒食品的冷凍時間與成人食品的冷凍時間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壓成泥的嬰兒食品在冷凍室中一般可以存放一兩個月,你可以放心地多做一些,而不用擔心會變質。
注意:寶寶食物過敏的常見癥狀
在給寶寶吃某種他以前沒吃過的新食物時,要注意觀察他是否對這種食物有過敏反應。如果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往往在進餐幾小時后會出現這些癥狀:嘔吐、腹瀉、皮疹、腫脹、虛弱、腹痛、屁多、皮膚發紅發癢、流鼻血、氣短、腹脹、呼吸困難等。如果發現寶寶出現這些情況,要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就診,并向醫生詳細介紹寶寶所吃的食物。
Q:新生寶寶為什么看起來總是吃不飽?是否要按時刻表來喂養寶寶?
A:新生寶寶還是要按需哺乳,而不是按時哺乳。很多新媽媽看到寶寶哭,就認為是寶寶餓了。事實上,哭是寶寶唯一的表達方式,寶寶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啼哭,比如困了、累了、需要安慰等,而不僅僅是餓的時候才哭。做出吸吮動作往往只是新生寶寶為了獲得安撫的一種表示。等寶寶滿月后,體重增長也正常了,就可以逐漸每間隔2 ~ 3 小時哺乳一次。但在寶寶體重增長的高峰期如出生3 ~ 6 周和出生4個月時,寶寶可能需要更頻繁的哺乳。
經常眨眼,放松眼睛
每一次眨眼后,我們的視網膜上都會有數以百萬計的新數據沿著視覺神經到達大腦。閉眼的瞬間,所有的光線都無法進入,視網膜上的細胞便能在黑暗中稍稍休息。之后眼睛睜開,全新的光線映入眼簾。眨眼時,眼睛能持續震動,這樣有助于保持眼睛的活力,可見,眨眼是一種簡單又有效的自然視力改善法。如果我們住在自己的眼睛里,那么每一次眨眼你都會覺得像是經歷了一次里氏八級地震。
電視機里的圖像每閃爍一次需要0.033 秒,而人每眨一次眼睛只要0.025 秒。一般情況下,我們每分鐘大概眨眼20 次。但當人生氣、焦慮、戒備或看電視、電腦時,眨眼的次數就會減少,視網膜因為得不到充分休息,很容易疲勞。所以,要想讓孩子的眼睛得到放松,視力得到改善,不僅要讓他少看電視,還應該讓他保持好的心情。遇到孩子緊張、焦慮時,不妨讓他眨眨眼、做做深呼吸,以放松眼部肌肉和神經。
發燒到什么程度,需要去醫院?
寶寶體溫升高,往往是身體對抗病菌的保護性反應,有時候,媽媽們會自行在家給寶寶做一些物理和藥物降溫處理,以避免跑醫院的麻煩。那么,寶寶燒到什么程度,需要帶他上醫院呢?以下是不同年齡段的寶寶的發燒警戒線,也就是說,寶寶體溫到了警戒線,就要帶他上醫院:
● 2 個月以內:體溫超過38.5℃。
● 3 個月以內寶寶:體溫超過38.5℃,而且行為與往日不同,吃得少,易怒,出現皮疹。
● 3 個月~ 3 歲的寶寶:體溫超過39℃。
病了,還能上幼兒園嗎?
小家伙生病了。是繼續送他上幼兒園,還是讓他待在家里?我們可以給你一些簡單的指南,幫助你做出決定。
疾病還能不能送去幼兒園?
普通感冒如果孩子的精神比較好,沒有出現發熱或呼吸困難,就可以送去。
流感流感具有傳染性,所以患病期間不要讓孩子去幼兒園,以免傳染別的小朋友。
急性腸炎不能送去,因為腸炎有可能傳染別人。
腮腺炎具有傳染性,不能把孩子送去幼兒園。
結膜炎孩子應當呆在家里,直到完全康復,因為結膜炎具有高度傳染性。
水痘水痘完全結疤需要一周時間,結疤前的水痘具有高度傳染性。在確定他沒有傳染性后,再送他去幼兒園。
一天當中最適合的喝奶時間
寶寶1 歲以后,奶雖然不再是他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但是,仍然應該每天讓寶寶喝些奶,那么一天當中,哪些時間比較適合喝奶呢?
早晨
早晨喝奶的同時再吃一些面包、餅干之類的東西,或者把米飯、麥片、玉米等加入牛奶中做成牛奶粥,就是一頓營養品質很高的早餐了。牛奶中的必需氨基酸與其他食品混合,可以大大提高這些食品的生物學價值,也能平衡食物中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上、下午
在上午10 點左右或者下午4 點左右,加一次牛奶餐,可以快速補充營養。對于正處在生長發育期、腦力和體力消耗都比較大的孩子來說,更有必要。
睡前
據美國科學家研究,牛奶中含有鎮靜和催眠作用的物質。因此,晚上喝牛奶有利于睡眠。
注:小嬰兒吃奶沒有這些時間上的講究。
寶貝健康從頭到腳
鼻塞
不滿2 個月的寶寶還不知道用嘴呼吸,只會用鼻子呼吸,加上嬰兒的鼻腔非常狹窄,有一點兒分泌物就會造成鼻塞。
引起鼻腔產生分泌物的原因很多。寶寶生病時、鼻腔受到刺激物(如花粉、灰塵、霉菌、香水等)刺激時,都會產生分泌物。寶寶喝奶時,一些奶汁上返至鼻腔后部,也會導致鼻腔產生分泌物。寶寶開始出牙時,口腔內會產生大量的口水,這些過多的液體會上返至鼻腔后部,致使鼻腔產生分泌物。
父母應該做什么?
做蒸汽浴。蒸汽可進入嬰兒的鼻內,幾分鐘后嬰兒就可以流鼻涕了。然后可使用吸鼻器吸出鼻腔內的分泌物。每個鼻孔抽吸一兩次即可。蒸汽浴是相當安全的,但不要維持太長的時間,每次最好10 ~ 15 分鐘。同時要注意,避免熱水直接接觸到嬰兒,以免不必要的燙傷。加濕器和噴霧器與蒸汽浴具有同樣的原理,只是效果稍弱而已。
向鼻腔內噴些液體。比如,生理鹽水、純凈水或者母乳。特別要注意一定要將嬰兒豎立抱著,再將液體噴入鼻腔深部。如果孩子頭后仰,經鼻噴入的液體就會經鼻腔進入咽喉,致使液體被嬰兒吞入或造成哽咽。這不僅完全達不到鼻腔引流的目的,還會造成一定的危險。
保持舒服的體位。當嬰兒仰面朝上時,鼻阻塞和鼻呼吸不但不會得到緩解,反而會加重。鼻腔分泌物將通過鼻后部進入咽喉。父母可用自己的胸部或車內安全座椅將嬰兒置于半臥位,這時嬰兒睡覺時就不會出現鼻腔分泌物倒流入咽喉了。在嬰兒床內,可將毛巾置于床墊下,形成斜坡狀。切記,不要用毛巾、枕頭直接墊在嬰兒的頭下,這樣嬰兒頭會后仰,使鼻腔分泌物倒流進入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