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國界。解決民生問題已逐漸成為各國政府的一種公共服務,一種基本職責,一種施政的最高原則。
新加坡:
每戶只可以買一套組屋
為了能夠讓每一戶居民都能買得起住房,新加坡政府對居民購買“組屋”(類似于中國的經濟適用房,由新加坡政府投資建設并實行有償提供——本刊注)實行免稅優惠措施,如購買三室以下組屋,出售價格常低于半價,對購買四房組屋的價格約降15%,對購買五室的則稍有優惠。對于那些實在買不起組屋的居民,政府將其分為困難戶和特困戶。對困難戶,政府給予適當補貼,爭取每戶能夠購買一套60平方米至70平方米的舊房居住。而對特困戶,則租給每套舊的42平方米的廉租屋,每月只象征性收取房租。
組屋起價較低,大概在幾萬新元左右?,F在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組屋,價格一般在10萬新元到20萬新元之間,如果一家人湊錢來購買,并不困難。
新加坡政府規定:有房的居民不能購買組屋;無房居民每戶只可以買一套組屋,一個家庭同時只能擁有一套組屋,如果要買新的組屋,舊的必須退還。
英國:公費醫療模式
英國政府用財政資金支付全體國民的醫療開支,包括社區診所和醫院的設備設施、醫護用品、大夫和護士的薪水等等,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公費醫療”,這被稱為“國民健康服務”模式。
英國醫療機構分為兩種,即社區為基礎的初級衛生保健和醫院為基礎的專門醫師服務。一般的小病,可以預約社區醫生,如果大夫覺得問題比較嚴重,就轉介給醫院的??拼蠓颍鬟M一步的診治。在英國,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到社區看病、掛急診,還是由社區大夫轉介給專科大夫,甚至住院和生孩子,私人都無須付費就可得到醫療服務,這些費用全部由英國政府埋單。
英國實行“醫藥分家”制度,“國民健康服務”覆蓋全民醫療保健開支,但不含藥費。大夫開了藥方,患者要到獨立于醫院的藥店購藥,藥費由個人負擔,但低收入者、未成年人和老人的藥費則由“國民健康服務”支付。
正因為免費,“國民健康服務”的需求很大,供給常常不足。特別是一些??浦委?,排隊等候的時間很長,如果怕耽誤,而且自己承擔得起,很多人就自費另買一份保險。這些商業醫療保險,不是政府強制,而是市場行為,幾家保險公司彼此競爭,服務周到,價格也不貴。
韓國:探索勞資政三方
合作新模式
為擴大再就業,韓國政府除了采取創造工作崗位等傳統措施外,還通過勞資政三方合作方式成立了“勞資共同再就業支援中心”,在解決再就業問題上進行有益嘗試。
亞洲金融危機以后,韓國就業形勢發生了新變化,以往雇員在一家大企業“從一而終”的就業模式被打破,再就業已成為各個年齡層均難以回避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具有韓國特色的“勞資共同再就業支援中心”于2005年11月成立,由韓國政府出資,工會和資方共同管理。
這種由三方合作的再就業支援中心有三大特點:
首先,與以盈利為目的的普通職業介紹所不同,中心提供的所有服務全部免費,失業者和企業可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提出入會申請,中心的經費由政府從勞動部管理的雇傭保險基金中支出。
第二,中心由勞資雙方共同參與,失業者能夠獲得所有信息,而中心則通過各經濟團體遍布全國的會員企業獲取更多、更詳細的用人信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心為每位會員“量體裁衣”,制定為期3個月至6個月的服務計劃,內容包括從心理咨詢到回訪的人性化服務“套餐”。據統計,中心一半以上的會員具有大學以上學歷,表明很多失業者面臨的最大障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重新定位問題。因此,中心委托著名咨詢公司專業人士與失業者進行類似心理咨詢的面談,讓他們重新認識自我、增強信心。
日本:法定義務教育
日本的免費義務教育期限為9年,其保障義務教育經費的法律逐步形成了體系。
根據這個法律體系,中央財政在義務教育經費分擔中占了很大比例,包括負擔國立學校的全部經費和全部教科書經費;負擔地方公立學校教職員工資、福利保障費的一半;負擔校舍新建擴建費的一半、校舍危房改造經費的1/3、受災校舍建設費的2/3;負擔偏僻地區公立學校公用經費的一半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費的一半。其余不足部分由都道府縣和市町村負擔。
教師工資制度是教育財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教育財政預算中,教師工資所占的比例最大,目前大約占到80% 。在日本,教師為公務員,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員的工資必須高于普通公務員的工資標準。
為了促進校際均衡發展,日本還在公立小學之間實行教師定期調換制度,平均每個教師約7年更換一次學校。調換一般是在同一縣或市內進行的,教師工資待遇不變。
日本為使適齡兒童享受平等的教育權利,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建立了扶助制度,包括三種類型: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殘障兒童和偏僻地區兒童。
加拿大:多層次福利體系
加拿大政府將巨額經費用在社會保障、國民生活的安全與穩定上,社會福利制度比較完善。
加拿大國民福利體制是一個多層次較復雜的體系,既有公共性質,也有私營計劃,其覆蓋面很廣,有面向全民,也有針對不同群體的。國民福利的內容大致包括養老保險、就業保險、醫療保險、殘疾撫恤金等。加拿大社會保險體制總體結構分三層,有五種主要類型,內容為:
老年收入保障計劃。這一保險的來源是國家稅收,它又包括老年保障金、保障收入補貼、配偶補助三個方面的內容。老年保障金的受益者是全體國民,但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年齡達65歲;二是年滿18歲以后在加居住滿10年以上。這項保險的金額標準因人而異。保障收入補貼顧名思義是一種有針對性的保險,對象為一部分低收入的老年人。
養老金計劃。政府規定凡年滿18歲已參加工作的雇員,必須繳納工資的2.95%作為將來退休后的福利,雇主出同樣比例。自謀職業者全部個人繳納。養老金也稱退休金,加拿大政府允許每個人工作到自己想退休的年齡,但養老金數量有區別。
就業保險。這項保險旨在通過一些具體形式來幫助那些失業而暫時還沒找到工作的人,主要有收入福利補貼、培訓協助、流動付款等。它的積累是雇主、雇員共同繳費,費率為個人繳納工資的2.7%,雇主繳納雇員費率的1.4倍??梢栽谑I后兩周開始領取保險金,每次申請最多可領45周,基本能得到本人工資的55%。由于這項保險針對的是個人不同的情況,所以補貼會因人因地因時而異。
國民基本醫療保險。保險費用由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省政府負擔,主要來源為聯邦政府和省政府所得稅。這項保險是非盈利性的,其實施在于保證低收入家庭與個人也能得到較好的醫療。
殘疾撫恤金。其對象為殘疾人和其未成年子女。撫恤金需要申請,經批準才能得到,最高每月為883加元。
(摘自《觀察與思考》原標題為《國外解決民生問題的成功經驗》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