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為全球糧價洼地
2008年6月22日上午,青島海關關員在打開一箱福建省某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申報出口到泰國的氧化鋅進行查驗時,發現這些白色粉末十分可疑。
“氧化鋅沒有氣味,這些質地細膩的粉末聞起來卻有面粉的香味?!币晃魂P員對此感覺可疑。經過成分鑒定,果然是小麥粉。犯罪嫌疑人承認,從今年起,他們將小麥粉偽報成氧化鋅,先后出口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國,總計2288噸。
這是青島海關查獲的第一起糧食出口走私案,涉案糧食數額之大十分罕見。
今年以來,糧食走私已經成為一種新現象。從4月30日開始,海關總署連續通報了拱北、杭州、寧波等海關查處糧食走私的情況。僅6月份,廣州黃埔老港海關就連續查獲7起。6月2日,滿洲里海關截獲350噸企圖偽裝成水泥走私出口的面粉和大米。
“從2008年1月1日起,我國對小麥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糧食制粉實行臨時性的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這些配額主要掌握在中糧集團手中,其他人想賺糧食差價,只能打走私的主意?!敝袊鐣茖W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糧價的洼地。國內外價差過大,激發了糧食走私的沖動。”
目前,小麥粉國內、國際價格相差20%;國際市場上每公斤大米零售價格比國內高出3~4倍。
雖然在糧食走私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有100%的利潤,但是曹建海認為,走私太難,無需過慮,而國內糧食價格過低潛藏的最大風險,是給國際熱錢提供了興風作浪的土壤?!爸袊呀洸豢杀苊獾爻蔀闊徨X追逐的對象。投機資本從沒有投資前景的樓市與股市退出后,下一個進入的領域就是糧食市場?!?/p>
國退民進
國際著名投資大師羅杰斯說:“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毖巯?,一些投機資本正在積極踐行這一理念。
市場嗅覺最敏銳的高盛最近在忙什么?答案是:養豬!據公開報道,高盛近期斥資2億美元~3億美元,在中國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一帶一口氣全資收購了十余家專業養豬場。分析人士指出,高盛“跑馬圈豬”絕非一時心血來潮。以高盛為代表的國際PE(私募股權基金)的終極目標是參股各類大型農業企業,向中國農業的上、中、下游全方位滲透,養豬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環節。由于豬肉與糧食的密切互動關系,高盛等于同時加強了對中國糧食領域的控制力。
“在現有體制和政策條件下,熱錢進入我國糧食領域的通道非常多。例如從事糧食購銷、儲運、加工,承包或收購農耕地,購買糧食期貨,涉農金融等。”曹建海分析道。從今年開始,世貿組織關于外資企業進入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的過渡期已結束,最近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開始向中儲糧這一中國最大的糧食儲備企業頻頻發起猛攻?!八麄円环矫娼⒓Z食加工流通企業,一方面開始尋找糧源,中儲糧是他們合作的首選對象?!?/p>
雖然發改委農經司官員已經明確表態中儲糧絕無可能讓外商染指,但中儲糧總經理包克辛卻無奈地表示,即使跨國糧商不與中儲糧合作,也可以收購地方糧食企業來獲取糧源。包克辛說,如果不采取措施,3年后局面可能沒法控制,跨國公司會成為中國糧食加工銷售的龍頭。
而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由于地方上取消了財政支持,很多縣級糧企生產經營舉步維艱,負債沉重,職工生活困難。在此情況下,積極引進外資盤活企業成為首選。
中國糧食體制經歷幾次改革,均以放開糧食經營、實行政企分開為目標。最徹底的一次發生在2004年。媒體回顧稱,這是一次大規模的“國退民進”運動。雖然糧食危機爆發后,所有人都意識到了糧食安全的戰略地位,但在2005年,包括糧食企業在內的農業企業被排除在國家安全行業之外,不需要國家絕對控股。直到2008年上半年,一些地方政府仍在進一步展開糧食流通企業的私營化改革。在產糧大省吉林,省糧食局決定沒有實行改制的643個國有糧食企業,今年底全部退出國有。
統計數據顯示,在進入統計范圍的7260個大米加工企業中,國有企業占13.5%,民營企業占86.1%。2815個小麥粉企業中,國有企業占11.6%,民營企業占87.2%。
據悉,隸屬ADM公司的益海嘉里集團,已經在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湖南等糧食主產區建立或并購糧食加工企業,并在江蘇等省準備建立大型糧食收儲加工基地。另一大國際糧商嘉吉公司在中國已經參股或控制了13家飼料廠、4家化肥廠、2家玉米加工廠等,累計在華農業實體企業達27家。
農藥、化肥、薄膜、種子、油、電——種植——購銷運儲——加工或零售,這是曹建海畫出的糧食產業鏈。從下游環節來看,近些年,四大糧商通過期貨市場掌控世界大豆價格,造成中國油脂加工企業虧損,然后展開大規模并購。目前,它們已經控制了中國80%大豆壓榨能力,國內植物油生產和銷售終端,基本上控制在外資手中?,F在它們借此加快建立或收購面粉廠、大米加工廠,通過植物油的銷售渠道進入中國糧食流通市場。從上游看,跨國公司則控制了我國化肥生產及關鍵原材料的定價權,并通過聯合國內壟斷集團拉高化肥價格。2007年以來,在糧食收購價格上漲不過5%的情況下,化肥價格上漲幅度大部分在50%~72%之間。
從2000年底《種子法》頒布至今,種子行業開始真正進入市場化的階段。國家打破了由國有種子公司一統天下的局面,各類民營種子企業紛紛成立,外資種子公司也拉開了在中國種業激烈競爭的序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我國注冊的外資種子企業已有70余家,跨國種業公司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在我國的種業布陣。在一些地方,田間地頭除了少量地域性比較強的種子品種外,已經很少見到純粹的國產玉米種子。
隨著糧食危機的升級,直接進入糧食種植領域,租田置地,圈山買水,建立合資農場,也成為國外投資機構長期投資農業產品的另一個新方向。
“目前直接進入種植環節的投資還不多,他們也未必種糧食,而是什么賺錢先種什么,等糧價一漲再換成糧食。無論種什么,圈地是最關鍵的。”曹建海說。
伺機而動
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發布的研究報告,截至2008年3月底,我國熱錢規模大約為1.75萬億美元。曹建海認為,目前,國際熱錢主要沉淀在國內商業銀行體系,高利貸的資金拆借是熱錢追逐暴利的重要途徑。隨著國家信貸政策的調整,一旦熱錢退出國內高利貸市場,下一步將指向價格上漲潛力最大的糧食市場。
“其實兩年前我就告訴很多人看好農產品漲價,因為房產和糧食產業都需要使用土地,房價高漲必然帶動食品價格的比價復歸,糧價至少有一倍的上升空間。今年年初,我關注了很多產品的價格,發現只有糧食和林產品的價格上漲幅度最小,上升空間最大,因此判斷基金很可能要進入這兩個領域?!辈芙ê7治龅馈?/p>
而熱錢進入的方式,既有超短期的從事現貨糧食囤積獲取價差或期貨交易,更主要的是利用現行外資政策,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方式投資國內糧食和農業領域,實現直接投資和隨機退出的長、短結合??梢姡绻稒C機會合適,熱錢完全可能通過國際直接投資的方式進入,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各路資金進入我國糧食市場推高糧價的情況,目前看來還不是非常明顯,尚處于伺機而動之際。如何有效地狙擊熱錢覬覦中國糧食產業?曹建海認為,當前我國小麥的絕對價位,不僅大大低于國際麥價,甚至比不上中國1996年的小麥價格水平。應該參照國際市場價格,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價格,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限制和收緊外資進入農業及其上下游行業投資,在糧食生產的上下游培植國有控股企業。
(摘自《新民周刊》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