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捕出意外生財之道
薛媛鳳是南京市六合區人。2001年從南京農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畢業后,她一時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家幫父母干農活。
2001年10月的一天,薛媛鳳和父母去江里捕魚。可累了老半天,打撈上來的全是紅蟲。看著一堆堆紅蟲,薛媛鳳突然靈光一閃:城里很多人養魚,魚會不會喜歡吃這些紅蟲呢?要是拿去賣給那些養魚的人,或許能賺到錢。薛媛鳳決定嘗試一下。
第二天,薛媛鳳提著兩口袋紅蟲,來到南京夫子廟花鳥魚蟲市場,一些小老板看到薛媛鳳手里提著的紅蟲,主動過來與她打招呼。薛媛鳳從這些老板口中得知,這種在鄉下河溝里到處可以捕到的蟲子,在城里竟然要賣十幾元錢一公斤!
薛媛鳳以每公斤12元的價格賣掉了帶來的紅蟲。老板告訴她,只要蟲子鮮活,花鳥魚蟲市場有多少要多少!
突然發現了這一生財之道,薛媛鳳十分興奮。她興高采烈地回到家,告訴父母,以后再也不要捕魚了,改為撈紅蟲!
第二天凌晨,抑制不住興奮心情的老薛夫妻就從床上爬起來,去撈紅蟲。天剛微微亮,薛媛鳳就背起蟲子往花鳥魚蟲市場趕了。在市場,不到半個小時,紅蟲就被搶購一空。一位老板特意找到薛媛鳳說:“大妹子,你要是能保證貨源,我給你介紹一些固定客戶,但你必須給我一些優惠!”
薛媛鳳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回到家,薛媛鳳立即和父母分了工:父母負責打撈,她負責賣。一個月下來,薛媛鳳一計算,足足掙了1萬塊錢!
養蟲成就大事業
隨著天氣轉冷,打撈到的紅蟲越來越少。可花鳥魚蟲市場對蟲子仍然有需求啊,怎么辦呢?
一天,薛媛鳳和父母在搓玉米棒時,發現里面有許多蠕動的小蟲——黃粉蟲。薛媛鳳靈機一動:菜地里到處都是這種蟲子,這種蟲子長得快,冬天也不會死,如果收集起來拿到市場上賣,肯定也有銷路!薛媛鳳把黃粉蟲帶到了市場,老板們馬上告訴她,許多名貴鳥兒和熱帶魚都喜歡吃這種黃粉蟲,只要有貨源,銷路肯定不用愁。老板們還問薛媛鳳,有沒有辦法批量養殖黃粉蟲。
薛媛鳳立即去請教曾教過自己專業課的教授。那位教授告訴薛媛鳳:黃粉蟲飼養方法很簡單,完全可以像養蠶一樣,用麥麩子養。薛媛鳳樂壞了——麥麩子只要幾毛錢一斤,成本很低。她馬上托人從外地買回了一些黃粉蟲卵。
薛媛鳳按教授介紹的方法,把黃粉蟲卵放到一個器具里,然后撒上麥麩子。幾天后,黃粉蟲破卵而出。薛媛鳳驚喜地發現,養殖黃粉蟲其實很簡單,只要保證溫度,幼蟲很快就會孵出來,再撒上吃的,用不了兩周,蟲子就長得肥肥胖胖。
薛媛鳳開始了大規模的養殖。她買了20張黃粉蟲卵,天氣冷,她就把煤球爐拎到房間里,生火取暖,然后再擺上簸箕,將蟲卵放在里面,再鋪上一層麥麩子……一個簡易的孵化屋建成了。
幾天后,20張黃粉蟲卵全部孵化出小黃粉蟲來。第二周,這些小蟲子就變得肥肥胖胖了。薛媛鳳把蟲子匯總起來,一稱,足有50多公斤。她以每公斤10元錢的價格賣給了市場上的老板們——這次,她又掙了500多元錢,這還不算這批黃粉蟲給她留下的100多張蟲卵。
初次嘗試,薛媛鳳就取得了成功,這給了她極大的鼓舞。為了擴大生產,她趕到四川南充,購進了100多只“團扁”(一種專門用來養蠶的工具),用來飼養黃粉蟲。
薛媛鳳養殖的黃粉蟲銷路極好,連南京周邊地區的花鳥魚蟲店老板也跑到南京來,專門買她的蟲子。現在,薛媛鳳每月能養出大約2000公斤黃粉蟲,收入2萬元。
在夫子廟花鳥魚蟲市場呆久了,薛媛鳳看到蝴蝶幼蛹很受人們的歡迎,可市場上卻沒有人賣,她又嘗試著喂養蝴蝶幼蛹……
從2005年起,薛媛鳳每個月的純收入都保持在3萬元以上。她不僅在繁華的夫子廟購買了一套商品房,還在老家農村擁有了一個100多平方米的養蟲基地。現在,薛媛鳳最大的夢想就是辦一家大型蟲廠。在國外,這種大型蟲廠早就存在了,而在中國,專業的蟲廠還是一個空白。薛媛鳳堅信,她的生意一定會越做越大!
(摘自《年輕人》原標題為《越土的東西越時尚》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