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患有“恐高癥”——視高脂肪、高鹽、高膽固醇、高血壓為洪水猛獸,于是轉而求“低”。但醫學專家認為,盲目求“低”也有害健康。
低脂肪高脂肪之害眾所周知。然而飲食中脂肪含量越低越好嗎?對此,專家提出忠告:肥胖者限制脂肪是對的,但體重正常的人為防范心腦血管病而信奉低脂肪食譜須慎重。因為此舉可能使一種胰島素分泌過多的綜合征乘虛而入。專家的解釋是:以蔬菜、水果一類低脂肪食品取代肉類與奶制品,會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過高,促使人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從而引起血壓上升,血糖增高,血管受損害,其結果是為心腦血管病開了“綠燈”。
低鹽心血管病專科醫生發現,食鹽的攝入量對中老年人的血壓有明顯的影響,但對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并無明顯的影響。是否需要低鹽飲食,應視自己的健康狀態而定。有腎臟疾病和慢性胃病者,應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以少吃鹽為宜。除此之外,血壓正常的人不宜盲目吃低鹽飲食。
低膽固醇低膽固醇食譜的確可以使心臟受益,但也可能招致其他疾病,如中風、肺炎、肝病乃至癌癥。由此而引起的死亡比例甚至比高膽固醇還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尼頓教授歷時10年,調查了35萬名健康男性,發現膽固醇低的人罹患心血管病的比率雖然降低了,但是患中風、肝癌的比率卻增加了,總的死亡率反而上升。
低血壓不少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長期服用降壓藥,經檢測血壓已降至正常值以下,此時理應根據病情調整降壓藥,但他們認為血壓偏低不礙事。還有一些中老年人,在體檢時發現血壓不高反而偏低,而他們卻認為血壓偏低更安全。事實上,低血壓的危害程度不亞于高血壓,低血壓也能引起心腦供血不足。
(摘自《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