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道洪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節能項目評審專家組組長,亞太地區燃燒與能源利用(APISCEU)國際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機械工程學會、北京市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1994年取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學位。1995年進入石油大學攻讀博士后,同年底創辦北京神霧科技有限公司,于1999年11月18日改名為北京神霧熱能技術有限公司,任總裁(法人)。2007年8月,吳道洪被《新聞周刊》(日文版)評選為“改變世界的社會企業家100人”
資料顯示,每創造100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國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倍,是美國的4.2倍,是鄰國日本的7倍。中國在能源使用效率方面遠不及歐美國家,甚至與巴西、印尼等國相比,也略遜一籌。
”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可以改變中國的能源消耗現狀。“基于這種認識,吳道洪從一個研究航空發動機的科學家迅速轉換角色,成長為中國新一代節能燃燒技術的先行者。
緣起于專業
1984年,吳道洪進入國防科技大學固體火箭專業學習,1988年畢業后進入該校液體火箭專業繼續攻讀碩士學位,1994年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發動機博士學位。十年,從固體火箭到液體火箭,再到航空發動機,吳道洪一直就在與燃燒打交道。這樣的學習經歷讓他經常與別人開玩笑說:“我就是為燃燒而來!”
這樣的話在別的人聽來也許有玩笑的成分,可是對吳道洪來說,那就是他對自己的一個總結。
在讀博士學位和博士后期間,吳道洪把燃料油氣泡霧化理論作為主攻課題,不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且在把這項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開發研制的WDH系列氣泡霧化燃燒器形成了20個系列、100多種規格,于1996年和1998年連續兩次獲得國家級新產品稱號。1998年還獲得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并被定為國家“九五”重點推廣項目。該項目在20世紀90年代共獲得國家7項技術專利。
然而這一串的榮譽后面卻也有著不為人知的挫折。1995年,堅信自己研究的燃燒與霧化技術如果應用到民用領域,將會為國家節省大量的能源的吳道洪,拿著自己賺的幾十萬元注冊了北京神霧科技有限公司,然而不久,公司非但沒有賺到錢,還把以前賺的幾十萬元都花光了。總結教訓后,吳道洪把失敗歸結為銷售不暢,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1996年,吳道洪找學校的系主任借了2萬元啟動資金開始獨立經營公司。1999年底,吳道洪將公司更名為北京神霧熱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霧公司)。
崛起于堅持
公司是堅持下來了,然而,在十年前,讓一些企業“額外”拿出一筆錢對工廠設備進行節能和環保的改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吳道洪創立一種新的營銷模式——“講課+銷售”。這種新模式就是不停地派自己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到企業去講關于節能的課,讓節能概念深入人心。
截至到現在,吳道洪每年都會用150天時間到各地講學和開展學術交流,宣傳他的節能環保的理念、技術、產品和效果。持續的講課式的營銷終于獲得回報,產品的市場份額呈幾何級增長。
不單如此,吳道洪還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他的節能燃燒技術開始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目前公司業務已向美國、瑞典、印度等國際市場拓展,出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由于在該領域取得的成就,神霧公司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 20多位國內、外燃燒及工業爐窯專家先后受聘于北京神霧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這一技術領域的研究和技術開發。1999年成功地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蓄熱式高溫空氣燃燒技術”,被稱為當今世界燃燒技術的一次革命。
截至到2007年,全國冶金和機械行業有300多座工業爐應用了神霧公司開發的“蓄熱式高溫空氣燃燒技術”,平均節能30%以上,每年為國家節能700多萬噸標煤,實現二氧化碳減排30%,累計為國家減排1700多萬噸二氧化碳。而神霧公司的年銷售額從成立之初的70萬元增至2007年的30億元。12年間,公司資產從20萬元增至目前10億元。
發展于創新
進入21世紀后,吳道洪把節能環保技術市場從鋼鐵、機械行業擴展到有色、石油化工、煤化工、火力發電、建材、民用鍋爐等行業。
從最初的工業爐燃燒器,到目前廣泛推崇的“蓄熱式高溫空氣燃燒技術”,吳道洪一直引導著中國燃燒節能的步伐。作為科技型企業,吳道洪堅持認為企業的活力在于創新。創業之初的技術專利目前每年還能為神霧公司帶來800萬元純利,但是他還是堅持不懈地推出自己的新技術。目前,神霧公司共有十多項科技成果屬中國首創,平均每三個月就能推出一項國內首創的新技術。
由于神霧在新技術研發方面的優異表現,從2003年起,北京市科委給予了大量的項目和資金支持。2005年,神霧公司被確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06年神霧研究院成立,2008年神霧公司被北京市確定為企業技術中心,吳道洪還被北京科技大學聘為名譽教授,研究生指導老師。神霧公司形成了產、學、研高科技創新研發體系,已獲得27項國家發明專利。
吳道洪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更體現了他的戰略眼光。2005年,公司投資2000萬元收購具有中石化及美國市場背景的專業設計公司華福公司,去年又成功收購江蘇省冶金設計院,公司還在運作新的收購計劃。他對冶金設計機構的并購,正是他對企業科技創新的一個預期。目前這兩家設計機構已接到大批國內國際訂單。
按照吳道洪的設想,未來幾年公司還將并購更多的國內外工程設計公司,以這些工程設計公司為平臺,打造一個擁有多行業、多領域的具有核心節能減排技術的大型工程設計公司,為中國及全球石化燃料的節能減排,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作貢獻,把公司建成中國最大的節能減排高科技集團。
吳道洪用一個知識分子的理想和勇氣,做著關于燃燒技術的民族工業夢,用卓越的業績回饋國家,回饋養育他的這片土地。
訪 談
記者:在您創業之初就經歷了挫折,是什么讓您沒有選擇放棄?
吳道洪:原因很簡單,我相信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不能因為在銷售上出了問題就放棄,也不愿意就那樣服輸。
記者:神霧產品也銷往歐洲很多國家,當地應該也有很不錯的企業,與他們競爭,您勝利的秘訣是什么?
吳道洪:其實就是憑著技術上的優勢。一直以來咱們都有一個誤區,好象歐美無論什么技術都走在咱們前面。事實不是這樣的。如果只是市場的話,光中國市場就還有極大的空間讓我們發展,開發歐洲市場最大的意義在于證明了我們在世界領域范圍內的領先地位。
記者:作為一個成功的技術型企業家,你對技術人員創業有什么建議和忠告?
吳道洪:心胸和心態很重要,要學會用人和與人交往。技術人才往往看問題比較片面,在管理上是一個薄弱的環節,這就需要引進好的人才,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到目前為止,我在公司基本上只負責技術研發。
記者:當前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您怎樣看待這場危機對企業的影響?
吳道洪:是壓力也是機遇。對民營企業來說,銀根緊縮的情況下,很難從銀行拿到資金,并且客戶還款期延長,對我們的研發有很大的影響。但也有一個好的方面,那就是更多的企業開始重視節能,這對我們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