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孩子端正態度。家長必須幫助孩子培養按時寫家庭作業的好習慣,要讓孩子明白,每天保質(zhì)保量地按時完成作業是他必須要做到的,是他作為一個學生應盡的職(zhí)責;家長還必須幫助孩子提高對家庭作業的重要性的認識,要讓孩子明白做作業是掌握好知識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二、努力提高孩子的興趣。興趣是影響人的行動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愛從事某項(xiànɡ)活動,但有些孩子學習興趣低落、學習自覺性較差,于是他們每天做作業都是硬著頭皮在應付老師和家長,能拖(tuō)就拖,能不做就盡量逃避(bì)。對于這類孩子出現的作業問題,父母應當從培養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要想辦法改變孩子認為學習是“大人逼我學”的狀態,要讓孩子的學習成為“我愛學”“我要學”的主動學習。
三、合理安排作業。父母應當教會和督促(dūcù)孩子合理地安排每天的作業,比如,學校里的作業要抓緊,能在學校里完成的就不要帶回家里做;放學后不要先去玩個夠,等到精力消耗(hào)得差不多時才去做作業;在做作業時要看清題目、審(shěn)清題意后再動筆;做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可以先繞(rào)過去,先做其他會做的題,不要停在那里無謂地消耗時間……
四、注意勞逸(yì)結合。孩子做作業是要動腦筋的。如果孩子連續思考問題的時間較長而得不到休息,大腦就會疲勞,就會出現大腦運轉速度緩(huǎn)慢的現象,這時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錯誤率也會增高,這時如果讓孩子適當地休息,疲勞得以解除后,其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一般來說,小學生連續做作業的時間不宜(yí)超過半小時到一小時。
(選自“中國家庭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