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經典的微型小說,善于運用靈巧的手法展現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情節。在題材上,以小見大;在結構上,小巧精致;在情愫上,紙短情長;在內涵上,以少勝多。總之,善于“小”“大”結合成“尖”,既給人以瞬間的沖擊力,又給人以長久的回味,盡現微型小說特有的美妙。
有人說,它是一種機智,一種敏感,一種對生活中的某個場景,某個瞬間,某個側面的忽然頓悟,頓悟了就表現出來的本領。
有人說,它是一種眼光,一種藝術神經,一種一眼望到底的穿透力,一種一針見血、一語中的的敘述能力。
還有人說,它是一種情緒,一種智慧……
請閱讀欣賞下面幾篇經典微型小說,領略其神奇的意味,相信你一定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號美文廳】
借錢
譯/李冬梅
借錢給朋友的結果往往是導致雙方反目成仇,因為跟你借錢的人一般不可能如期償還。你要是催他,他先是躲著你,你再催,他就生氣了,不是生自己的氣,而是生你的氣,就因為你不能等!這是規律,無一例外。最好誰跟你借錢你也別借給他,他可能生你一個星期的氣,最多一個月,然后他就忘了。可你一旦借給了他,你和他的交情就算徹底完了,而且可能一輩子都成敵人了。因此,我的熟人跟我借錢時,如果數額比較大的話,我就馬上拒絕,免得以后還要討債,但找個不借的理由總是免不了。
我有一個朋友,是個醫生,他總是問我為什么不借給他錢。
“你拿什么還我?”我問他,“你今天沒錢,明天又去哪兒弄錢呢?我現在借錢給你,不就是等著將來你跟我解釋誰把你騙了!”
“我保證按時還你。”這個朋友說,“我有一張價值不菲的油畫。畫面上一個女郎站在湖邊,沒穿衣服,她看起來很溫柔。告訴你吧,那張畫的價錢是我現在跟你借的錢的兩倍。”
“既然你需要錢,你就賣了它吧。”
“畫布破了一個洞,不修好根本沒法賣。”
這次不知怎么搞的,最后我竟鬼使神差地把錢借給了他!還錢的期限就要到了,我的那個朋友主動給我打來了電話。他說:“明天你就來取錢吧。”可剛過了兩個小時,他又打電話說:“沒錢,你別來了。錢沒送來。”
“誰沒送來?”
“我又借給了一個信得過的小伙子做買賣了,要不是他的熟人連累了他,我就按期還上了。那個熟人的媽媽病了,要付手術費。而那個熟人媽媽一個貝爾米亞的親戚本來答應給她寄錢來,可是他兒子遇到車禍了,他也需要錢。”
“我不想知道這些事。我借給你錢了,你就應該還。”
“你再等兩天,我肯定還。我還認識一個可靠的人,我跟他借。”
第二天,另一個熟人來到了我的辦公室。
“借給我點錢吧。”她說的數額和前邊那個朋友跟我借的一樣多。
“你借錢干什么?”
“你不知道,我貝爾米亞的一個朋友的兒子出車禍了,我的這個朋友急需要錢。可是他的親戚要做手術,而親戚的兒子做買賣又賠了,貝爾米亞的朋友也無法幫助這個親戚了。有一個傻瓜借給了親戚點錢,現在這個傻瓜來催債了,真缺德。我另外一個朋友有一張畫,畫的是一個剛從水里出來的女人。我的朋友想用這張畫抵債,但對方不同意,那張畫的價錢可是欠他那點債的4倍!幫幫我吧,我不會騙你的。”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
思考練習
1.閱讀小說第一段,概括“我”不借錢給朋友的理由是什么?(不超過20個字)
2.我的醫生朋友說:“……我還認識一個可靠的人,我跟他借”,結合文意,說說“可靠的人”是指文中的哪一個人?他是否是一個可靠的人?
3.第九段中的“小伙子”“熟人媽媽”“貝爾米亞的親戚”分別是指第十五段中的哪些人?
4.有人認為小說結尾段與第九段在內容上有重復之嫌,是小說的敗筆,你是否同意此觀點,并說說理由。
【二號美文廳】
一枚軍功章
陶柏軍
我是一名眼科醫生,同時還是一個收藏愛好者。
一年春天,醫院組織我們去一個邊遠的山區醫療扶貧。一天黃昏散步時,我被村口的一老一少吸引了。老者滿臉都是皺紋,小孩大約三四歲,在玩著一堆亂七八糟的玩具。準確地說,就是那堆玩具吸引了我。因為在這些玩具中,竟有一枚價值千元以上的抗美援朝時期的軍功章!
我走過去,和這位老大爺聊起了家常。老人說,他姓周,七十八歲了,小孩是他的孫子。我拿起那枚軍功章,故作不經意地問:“大爺,這是什么呀?”老人說:“我當過兵,去過朝鮮,那是朝鮮給的一個牌牌。”我反復看了看這枚軍功章,然后對老人說:“大爺,我看這獎章還很漂亮,要不,您出個價,賣給我吧!”不想老人一邊擺手一邊說:“那可不行,那可不行!這是我在戰場上拿命換來的,給多少錢我都不賣!”我有些不解地問:“這么好的東西,您怎么隨便給孩子玩啊?”老人聽了哈哈大笑:“這獎章是我的命根子,孫子也是我的命根子,把兩個命根子放在一起,我才活得有意思啊!”
想不到老人竟是如此睿智,我有點尷尬地笑笑,然后走了。
一周以后,我們的扶貧結束了。就在我們將要上車離開這里時,一個中年漢子攔住了我們。原來他有個遠房姑姑得了白內障,聽說我們在這里,剛剛趕來。我簡單地檢查了一下患者的眼睛,發現此時做手術正是時候。面對患者和那個中年漢子的祈求,我實在不忍就這樣離去。于是我向領導請示,希望能把這個手術做完再走。領導同意了,給我留下了一臺車和器械。
第二天的手術很順利。在向當地的醫生交代好有關術后護理的事情后,我和司機踏上了歸程。村里很多鄉親們都出來相送,那個中年漢子更是熱淚盈眶。
在村口,我又看到了周大爺和他的孫子。周大爺遞給我一個紙包說:“給你拿點紅棗,回家給孩子吃!”
回家后,我打開了那個紙包。這時候,我竟然看到了那枚抗美援朝的軍功章!
那一刻,我哭了。(選自《小小說選刊》)
思考練習
1.文章在開頭就交代了“我”的愛好,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2.結合文意,如何理解“這獎章是我的命根子,孫子也是我的命根子”這一句話的含義。
3.老人把軍功章當作小孩子的玩具,但又說給多少錢都不賣,這其中是否有悖常理,為什么?
4.結合文意,說說老人為什么要把他視為命根子的軍功章送給我?送的方式為何要安排一個“偷偷的”方式?
【三號美文廳】
“認識自我”
紀伯倫
一個雨夜,賽艾姆坐在書房的書架前,開始翻閱起舊書。他叼著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時噴涌出一陣煙霧。柏拉圖記錄的他的老師蘇格拉底關于“認識自我”的一段對話引起了賽艾姆的注意……賽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種對東西方哲人圣賢敬佩的感情。
“認識你自己。”他嘟囔著蘇格拉底這句名言,猛地從座椅上站了起來,展開雙臂大聲嘆道,“對!我必須要認識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靈,這樣我就拋脫了一切疑懼和不安,從我物質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從我血與肉的具體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實質,這就是生命賦予我的至高無上的神圣使命!”賽艾姆像害了場熱病,眼中閃爍著酷愛“認識自我”的狂熱光芒。
他踱到鄰屋,像座塑像一樣佇立在穿衣鏡前,凝視著鏡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著自己的頭形、面龐、軀干和四肢。
賽艾姆的這種塑像神態持續了半小時,空靈縹緲的“認識自我”,仿佛給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靈魂秘密的奇異、升華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滿了理性之光。他平靜地啟動雙唇,自言自語地說:“嗯!從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侖、維克多·雨果兩位不也是這般嗎?我的前額不寬,天庭欠圓,可蘇格拉底和斯賓諾莎也是如此;我承認我是禿頂,這并不寒磣,因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亞與我為伴;我的鷹鼻彎長,如同伏爾泰和喬治·華盛頓的一樣;我的雙眼凹陷,使徒保羅和哲人尼采亦是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與漢尼拔和馬克·安東尼齊肩。
“不錯,我的身體是有缺陷,但要注意,這是偉大的思想家們的共同特點。更奇怪的是,我與巴爾扎克一樣,閱讀寫作時,咖啡壺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爾斯泰一樣,愿意與粗俗的民眾交際攀談;有時我三四天不洗手臉,貝多芬、惠特曼亦有這一習慣;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馬婁和諾亞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飲使巴夏酋長和亞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賽艾姆用骯臟的指尖點了點腦門,繼續發言:“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實在。我擁有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的偉人們的種種品質。一位擁有這么多偉大品質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的。
“睿智的實質是認識自我。偉人們把宇宙的這一偉大思想根植于我心靈深處,并激勵我開始去干偉大的工作。從諾亞到蘇格拉底,從薄伽丘到雪萊,我伴隨著偉人們一起度過了歷史的風風雨雨。我不知道我會以什么樣的偉大行動開始,不過一個兼備在白晝的勞作和夜晚的幻夢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無疑是可以開創偉業的……是的,我已經認識了自己,而神靈也已洞鑒了我。啊!我的靈魂萬歲!自我萬歲!愿天長地久,諸事如愿!”
賽艾姆在屋里踱來踱去,他那丑陋的臉上蕩漾著歡樂的光澤,嘴里不時發出一陣像貓啃骨頭時的歡快叫聲。他反復吟哦著阿比·阿拉的一段詩文:盡管我是這個時代的晚輩,創業祖先的未竟之業,總會歷史地壓在我的肩背。
過了一會兒,我們的這位賽艾姆穿著他那骯臟的衣服倒臥在亂七八糟的床上,進入了鼾聲如雷的夢鄉。
(選自《認識自我》)
思考練習
1.請簡要概括賽艾姆“認識自我”的過程。
2.回答下列問題。
①請根據原文簡要描述賽艾姆外貌的具體特征。
②這一外貌特征是怎樣呈現出來的?請簡要分析。
3.文中成功地運用了寓莊于諧的藝術手法,請你作簡要賞析。
4.請你簡要評價賽艾姆這一人物形象。
《經典微型小說閱讀》
一號美文廳:
1.①免得以后還要討債;②免得以后雙方反目成仇。2.就是最后來找我借錢的人。他不是一個可靠的人,因為他借錢的理由與前面那個醫生解釋還不了錢的理由大致是一樣的,可見他們都在說謊。3.“小伙子”指“親戚的兒子”“熟人媽媽”指“他(貝爾米亞的一個朋友)的親戚”“貝爾米亞的親戚”指“貝爾米亞的一個朋友”。4.不同意,從內容上講,小說結尾段的內容恰恰強化了小說的主題——借錢的人一般不可能如期償還,結果往往是導致雙方反目成仇;從情節上講,小說的結尾出人意料,增加了小說情節的曲折性和對讀者的吸引力;在結構上,用形象生動的事例與第一段的內容形成呼應。
二號美文廳:
1.引出寫作的對象(話題),為下文寫發現軍功章,買軍功章,得到軍功章和有關軍功章的故事作一個鋪墊。2.“這獎章是我的命根子”是老軍人把保家衛國視為自己的天職的寫照;“孫子也是我的命根子”是因為孫子是祖國明天的希望,自己保家衛國的目的就是保衛祖國的希望;這兩個目的歸根結底是一致的,那就是老軍人對祖國無比的熱愛。3.不悖常理。把軍功章當作玩具,可以看出老軍人把自己的付出和功勞看得很平常,體現了老軍人不居功自傲的謙遜的品格;不賣軍功章可見老軍人把自己的付出和功勞看得很崇高,因為軍功章是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和責任的象征。4.①送給我的原因是:看出了我對軍功章的虔誠和喜愛;通過我給病人治病的經過,知道了我并不是一個唯利是圖的收藏者,而是一個醫術和醫德都很高的、有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的醫生。②從內容邏輯關系上來看,老軍人知道我已經了解軍功章在他心中的地位,這時送給我是一定不會收下這枚這軍功章的,所以才會夾在紅棗中偷偷地送給我;從結尾造成的效果來看,這結局給人一個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覺,增加了小說情節的曲折性。
三號美文廳:
1.從開始的自我懷疑到產生決心重新認識自我的念頭,然后在與名人的外貌特征的比較中尋找自我,最終獲得信心,認定自我。2.①外貌特征:身材矮小,前額不寬,天庭欠圓,禿頂,鷹鼻彎長,雙眼凹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②作者并未直接描寫賽艾姆的外貌,而是通過賽艾姆將自己外貌特征的諸多方面與眾名人作比較,從而巧妙地使賽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讀者的心中拼接(組合)而成。3.作者以漫畫式、喜劇性的藝術手法生動地描述了賽艾姆“一本正經”地完成了滑稽可笑的“自我認識”過程,尤其是對賽艾姆的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更是幽默風趣,從而引導讀者更深刻領會作者寄寓在這一人物形象上的嚴肅的人生思考。4.賽艾姆是一個耽于幻想、缺乏行動力、在虛幻中求得精神滿足的人物形象。作者通過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點,從而引發人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