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現場 戴 新
上海大師賽開打前,身邊很多球友充滿自豪甚至炫耀地告訴我,至少一個星期之內,球是不能打了,因為他們要從北京飛到上海去親睹費德勒、德約、羅迪克們的風采。
看著他們興奮的表情,一種怪怪的滋味涌上我心頭。
并不是羨慕,并不是嫉妒,更不是恨。因為工作時間比較寬松的關系,我也有大把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我還有年假沒有休,我當然也能像他們一樣隨時買張機票去大師杯過一把眼癮。但是,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不想。

不去現場看球,是我的一個“網球觀”。北京奧運會期間,我曾兩次去現場看網球——一次被傾盆大雨澆滅;另一次,則體驗了成千上萬中國觀眾善良卻令球員哭笑不得的“失當熱情”。
有個場面我記得很清——李娜獲得局點,觀眾席頓時熱烈如沸騰魚鄉,大家齊呼“李娜加油”。好不容易清靜下來,李娜正要發球,看臺上一個尖厲的男聲突然傳出,“李娜,弄死她(這個“她”,當然指的是對手)!”李娜止住動作,看臺爆笑一片。爆笑過后,李娜再次準備發球,這時看臺上同一個位置再次傳出一聲女音高叫,“你就知道瞎喊!”(顯然,這是剛才那位喊“弄死她”的男觀眾的女伴的埋怨之聲)。看臺再次變成笑星大賽現場,人們樂得不亦樂乎。
奧運會后,李娜半決賽對陣薩芬娜一役中向觀眾喊“閉嘴”那一幕被放大并保留下來,而觀眾席上種種不合時宜的“笑料”卻漸漸離我們遠去。據一位朋友講,在奧運會后的中國網球公開賽看臺上,甚至喊出了“謝亞龍下課”這樣不著四六的口號。
我一直堅持認為那些批評李娜向觀眾喊閉嘴的人根本不懂網球,甚至至少在目前還不配去網球場看比賽。也就是從奧運會開始,我對自己說,在這些為數并不少的“球迷”受到正宗的網球觀看禮儀教育之前,我不會再去現場看網球。我受不了。
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吧,殃及了我對上海大師杯的看法。其實,大師杯的整體觀眾禮儀在中國各項網球賽事中還是可以打個高分的。
中國網球看臺上的“失當熱情”,有點像上個世紀就在北京的足球場上彌漫的“牛B”、“傻B”等“京罵情結”一樣,成為有可能影響這項運動在中國提速的一個難言之隱。
天王蓋地虎 盧學周
巴黎大師賽,又見費德勒。頭箍下,一張鐵匠的臉,外帶一身巨難看的裝束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天王腳下運動鞋配的是一雙類似正裝顏色的襪子。這樣的費德勒,讓我看了非得樂。但巨星之所以不凡,當然不能只看外表。正如威廉 姆斯姐妹與返祖現象的不盡相同。
看了幾局比賽,不得不佩服,這個瑞士人真是沒辜負這副好身板,球拍在他手里,與鐵錘相仿,抽出來的球讓人不寒而栗。終于,我明白了我與費德勒的區別所在——面對同樣的對手,他能得分,我不能。但我關了電視,依然睡得安穩 ,他是天王怎么了?我會打麻將,他會么?
以上皆為笑談,不可當真。不過,前幾天一則關于費德勒的真實新聞卻攪動著中國球迷的心,天王可能不參加上海大師杯了,這還了得?

座山雕說:“天王蓋地虎。”
楊子榮答:“寶塔鎮河妖。”
黑話翻譯成白話,意思是,“老大來了”?“來了也得聽您的”。
瞧,革命英雄說得多好,再“防冷涂的臘”,當即拿下。
歷史隨處可以借鑒。費德勒因傷撤離法國,但他出現在了上海。“天王不抵滬?你說不算數。”我敢打這個保票,原因有二。
其一,以前的上海大師杯,中國人民好吃好喝好招待,臨走穿著唐裝還有支票拿。在這兒,天王的腳就是不洗,也有馬屁塞子說是香的。此情此景,傻瓜才不來。
其二,本賽季費天王已經傷心過度,大師系列賽中顆粒無收。作為上海大師杯的衛冕冠軍,這里是他今年最后可以證明自己的地方。想想看,大師杯上全是各路諸侯,如果見一個滅一個,才能挺胸抬頭,起碼在氣勢上為下個賽季做個鋪 墊。這種情緒下,費得勒,非得來。
其實,費德勒來與不來,與我個人沒什么關系。這是組委會該操心的事。我只是想通過這件事,表達一種情緒——中國人,該有點大國的范兒了。
二三十年來,我們在新聞聯播里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力不斷增強”。之后便是農業豐收,衛星上天,云云。但在這些進步之后,很少有人提及國民的心態問題。國富民強,強的不應當只是錢夾子 ,更應當是一種心理承受能力。費德勒來了,好事一樁。來不了,也無所謂,由組委會處理后事既可。球迷們還可以看德約科維奇等高手獻藝,大師杯仍是大師的聚會。
不得不愛 葛曉倩
在大師杯和戴維斯杯之后,我們不得不迎來一個沒有網球的月份,這將是淡而無味的30天。不過,對于那些幾乎一整年都在外奔波的球員來說,那卻是美妙的30天——他們可以和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在沙灘上嬉戲,互相抹防曬油;他們可以和家人去高爾夫球場上揮上幾桿,管它落到果嶺上還是落到海里;他們可以和長久不見的兒時玩伴在PS游戲中大戰三百回合,輸了的在真心話和大冒險之間做抉擇,前提是他們有這種懲罰方式。
那么,就讓他們好好休息吧,否則費德勒的背和納達爾的膝蓋或許明年又要來搗亂了。
不過,不知道有一個人是否會休息好,因為他說自己要考慮是再打一年還是很快跟球迷說再見。這個人就是薩芬。在巴黎大師賽首輪以0比6和6比7不敵阿根廷人摩納哥之后,有傳聞稱現年28歲的他準備退出網壇,但隨后他在官網上澄清說自己還要斟酌一段時間再做出決定。
對于我等一干70后太后和80前太前的網球粉來說,薩芬這個名字極其重要。我們看著他一步一步從青澀而暴躁的少年走向大滿貫冠軍再滑向ATP排名50之外,他是一個時代。另外,他那有著韃靼人特質的帥氣外貌、直來直去的爽利性格也一直讓人念念不忘,即便后來有了憂郁王子費雷羅、火箭小子羅迪克、優雅天王費德勒和小蠻牛納達爾。
寫到這里,似乎該談談我和薩芬的故事了,其核心內容就是沒有故事。我沒有Sylvia那樣的好運氣,在2005年上海大師杯某活動上搶答對問題而得到一個和俄羅斯人擁抱的好機會。那個時候我只是在人群中看著他,自言自語地說頹廢的長發不適合他。唯一可說的就是前一年的冬天,他在天壇為來年中網造勢,我就站在他的旁邊。白雪皚皚,他帥呆了,我凍傻了。
現在,這個帥哥正在思考是否該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加上此前的幾次,關于他要退役的消息已經變成童話中的“狼來了”,而我們和以往一樣只能小心翼翼地等待他的結論。
不過,就算是真的退役,“沙皇”同學也不至于無事可做。說不定他身上的不安定因素很快就會顯現,我們或許會看到他頂替永貝里出現在CK內褲廣告上,擺出極具誘惑力的Pose;或許會看到他出現在麥當娜姐姐的MV中,因為后者曾經公告天下說馬拉特是她下一個孩子父親的10佳候選人之一。
不管怎樣,我們都是不會忘記薩芬的。對于這個家伙,我等一干70后太后和80前太前的網球粉就像潘瑋柏的那首歌一樣,《不得不愛》。
真假網球迷 陳希
我常常想,不做體育記者,就再也不用去關注體育新聞了,真好。但每年四大滿貫和年終的大師杯還是要看的。想來,這就是瑩黃色小球的魅力,它能讓一個對運動深惡痛絕的人變成了鐵桿球迷。
從小體育考不過30分的人自然不會喜歡什么體育項目。這一點,在學體育新聞,做體育記者后也沒有改變,直到2004年去采訪中國網球公開賽。
最開始讓我著迷的是明星。莎拉波娃真的很美,很會打扮。比賽和賽后新聞發布會的間隔一般只有20分鐘。也就說是,她有時間洗澡,想要化妝已經來不及。而素面朝天的莎娃更添了幾分天真。回答問題的空隙,時不時甩一甩頭,標志性的長耳環也跟著動起來,那份嫵媚真是會讓男人愛慕,女人羨慕的。就這樣在美少女的誘惑下帶著好奇之心走進了網球場的觀眾席。
一場比賽下來,我就搞清楚,為什么外國人不玩乒乓球和羽毛球了。在開闊場地的比賽,也會讓觀賞者心情開闊。更重要的是,網球的張與弛非常適合觀賞。不像乒乓球或者羽毛球,還沒看清楚發球,一回合已經結束。
就這樣,我成了一個偽球迷。打著采訪的幌子,看起了薩拉波娃,羅迪克,納達爾這些養眼的帥哥美女。
而把偽球迷變成真球迷,靠的是網球比賽良好的配套服務。國內的絕大多數比賽感覺是鄉下人的草臺班子。反正就是買票看比賽,看完比賽拍屁股走人,沒人管你從什么地方來,到什么地方去。記者想要采訪球員、教練更是困難無比。運氣好,逮得到一個是一個。
而從上海喜力公開賽到上海大師杯,在上海舉辦的網球賽事成功復制了國外比賽的經驗,看比賽、甚至采訪比賽都變成一種享受。絕對不會出現球員不接受采訪的事情。因為賽后20分鐘到新聞發布會大廳接受群訪是寫上球員協議的事情。單這一點就讓記者們省出不少心力。
對球迷來說,花錢看大師杯也不止是看比賽那么簡單。他們可以在旗忠網球中心玩上一整天。比賽間隙可以去買很多跟網球有關的紀念品,參與跟網球有關的活動贏獎品。
所以,不再報名采訪大師杯后,就早早預定了大師杯門票。沒有采訪報道任務之后,去旗忠網球中心做一次真球迷,輕松享受一次網球嘉年華,是這些年來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