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是我的靈感,是我的魔鏡,讓我看到最好的自己,讓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埃弗特感謝網球,而我們感謝克麗絲,她的堅韌,優雅和魅力偷走了我們的心,她是永遠的美國甜心。
穿網球裙的殺手
上世紀70年代,女子網壇籠罩著強烈男性化色彩,而埃弗特的出現讓美國人高漲的網球熱情有了最好的寄托。大家看她的比賽,談論她的穿著,各地的女孩們模仿“克麗絲式打扮”:金色大耳環,時髦的網球裙,從中間分開的長發,用彩色的絲帶扎起辮子,還有,雙手反拍。

克麗絲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運動員,而更像是電影里的女演員,T臺上的模特。“我仍然認為女運動員是怪物,有時候我恨自己,因為想著自己肯定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涂指甲油,有著漂亮褶皺的燈籠褲,扎頭發的五彩絲帶,不穿襪子——這些都對我很重要。有一次我說絕不會為了一分而倒地救球,羅茜#12539;凱塞勒斯和其他女選手都笑我。”
安娜#12539;里爾德是克麗絲的高中好友,她記得說過一句尷尬的溢美之言,“哦,克麗絲,你的移動真棒,你的肌肉也越來越結實了。”埃弗特對她大叫,“不,安娜,不,別告訴我那些。”
彩色的發帶飄揚,金色的環形耳環,還有摧枯拉朽的右手雙反,克麗絲的大滿貫首演震驚世界。她再未回頭,一步步征服網球世界。小甜心變成冰皇后,高中少女成為全民偶像。埃弗特的雙反握拍成為無數女孩的榜樣,翠西#12539;奧斯汀,塞萊斯,莎拉波娃,網壇不斷涌現雙反底線寶貝。
和塞萊斯,莎娃不同,在場上,埃弗特從不大叫也不怒吼,還時常面露笑容。帕格莉亞在書中寫道,“埃弗特從來不亂發脾氣,沖著對手抱怨或者責怪裁判。如果裁判做出一個不利判罰,至多,她射出鋼鐵般嚴厲的目光。”克麗絲是體育精神的典范,總是保持優雅風度。
她的魅力讓球迷興奮,而她的堅韌讓她成為冠軍。納芙拉蒂諾娃打球更具攻擊性,古拉岡有著更卓越的運動天賦,但沒有人能像埃弗特那樣專注和頑強。
“她是一個殺手,穿著漂亮的網球裙,說話和和氣氣,但突然,她把你撕成碎片。”約翰#12539;麥肯羅留下精辟的評語。死守底線,嚴不透風的回球,逼迫對手失誤,這就是埃弗特的風格,她不會一擊致命,但緩慢的死亡更加折磨人。
每一分,克麗絲全力爭取,從不退讓,最終把一次次勝利收入囊中。很多人覺得這樣的連勝過于乏味,他們希望看她輸球,至少有人能制造精彩的比賽,但埃弗特不會改變自己,“我就是這樣打球并且獲勝的。我不喜歡失敗,我一直希望做最好的那個。”

埃弗特擁有歷史上最高的勝率——0.900,1309勝146負。157個單打冠軍,僅僅落后于納芙拉蒂諾娃,但加上72個亞軍,瑪蒂娜就甘拜下風,她在參加的303項賽事中保持著76%的進入決賽率。她贏得18個單打大滿貫,其中包括7次法網和6次美網冠軍。埃弗特不僅僅是堅韌和穩定,她是堅韌和穩定之神。
砸出來的天才
吉米#12539;埃弗特曾征戰職業巡回賽,卻只能一直遙望大滿貫榮耀,退役后他在家鄉勞德戴爾堡的假日公園球場擔任教練。自己的五個孩子成了吉米的希望,都是剛能拿球拍就被拉上網球場。
剛剛6歲,吉米把克麗絲帶到假日公園球場,把一支拍子塞到女兒手中,立刻開始練習。吉米把球扔向克麗絲,她一個都沒接到,就這樣,每天不斷。幾周后,克麗絲開始能把一些球回過網了,也開始喜歡上這項運動。爸爸對她說,“好吧,十個球能過網,我就給你買瓶可樂。”

站在場地中央,一個個球從對面砸過來,小克麗絲無處可躲,只能設法把球回過去。“拍子放在身后,轉身,揮拍。”爸爸不厭其煩地重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克麗絲越來越熟練,她就更往后退,站在離球網更遠的地方擊球。球拍太重了,她沒辦法只用一只手接左邊的球,于是,她用上兩只手。
克麗絲早上八點起床,半小時后就趕到球場,她和其他女孩帶上午飯,一直練到下午五點。直到8歲的時候,她基本還只是單純地擊球,兩年后,克麗絲開始打比賽。爸爸一直想讓她改用單反,在女兒9歲那年,他開始了糾正計劃,但試驗只持續了一個禮拜。
勝利,勝利,勝利,走上賽場,克麗絲腦中只有一個念頭,而且,她喜歡讓對手異常狼狽。一次高中巡回賽,她發誓不讓首輪對手得一分。克麗絲贏了,6-0 6-0,但倒霉的挑戰者還是贏了一分。克麗絲很不開心。
1972年,埃弗特正式加入職業網壇,最初八個月,她參加15項比賽,奪得8個冠軍。短短職業生涯中,克麗絲與比莉#12539;簡#12539;金七次交手贏了四次,與瑪格麗特#12539;考特六戰四勝,對陣古拉岡五勝三負。她并不懼怕“三巨頭”,在她看來,“金的弱點是她過于急躁;考特開始嚇到我,因為她那么高大強壯,但僅此而已;古拉岡總是起起伏伏,而我總是保持高水準”。
1973年五月,佛羅里達勞德戴爾堡市的圣托馬斯#12539;阿奎納斯高中召開畢業典禮,一個缺席典禮的女孩被同學們票選為最受歡迎獎。盡管在外地參賽,但在大家心中,克麗絲一直是家鄉人的驕傲。其實,全美國人的心都已被她俘虜。
埃弗特說,“網球是我的靈感,是我的魔鏡。我是一個害羞的小女孩,渴望在某方面出類拔萃,而網球給了我自信,讓我看到最好的自己,讓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事實上,網球讓我感知整個世界。”整個世界,就在眼前,等著她去征服。
冰女皇
18個大滿貫,157個冠軍,埃弗特品嘗過上千場勝利,但有一次最為美妙。1970年,北卡羅來納夏洛特的一個小型賽事,15歲的埃弗特闖入半決賽,兩個7-6,擊敗了剛剛包攬全滿貫的世界第一考特,無敵的澳洲人。從那以后,她開始了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神奇歷程。
次年美網,還在參加青少年賽的埃弗特收到外卡,大滿貫首演讓全世界認識了這個小天才。第二輪,克麗絲遇上美國女單4號埃塞爾,埃塞爾第二盤6-5領先,并且發球局40-0,握有三個賽點,克麗絲一一化解,接著又挽救三回,實現不可思議的大逆轉。這個穿運動鞋的灰姑娘繼續獲勝,直到半決賽輸給比莉#12539;簡#12539;金,午夜鐘聲響起,神奇暫告一段落。
小時候,克麗絲就像一個機器人,給她上好發條,就開始打球,長大后,她依舊保持著機器人般的冷靜。吸吸鼻子,淡褐色的眼睛斜視對手,她的臉上看不到最細微的情感。對手們認為她的專注“簡直是可怕”,她的兇狠斜視“像蛇一樣。”朱莉#12539;海德曼聲稱克麗絲的身體素質極佳,似乎都不流汗,而且,蜜糖褐色長發也從未有一絲凌亂。“我從沒看過克麗絲衣裝不整,甚至有一點褶皺。”
英國名將弗吉尼亞#12539;韋德曾說,“你所能對自己做的最糟的事之一,戰勝克麗絲,因為下次再遇到你,她會傾其所有,讓你看看誰才是老大。”快速翻閱埃弗特的比賽記錄,一些惜敗之后,她總以大比分羞辱對手。比如87年哈妮卡戰勝埃弗特,取得十年來的首勝,下一次交手,埃弗特6-1 6-0橫掃;1975年溫網半決賽,苦戰三盤不敵比莉#12539;簡#12539;金,兩人再度交手,6-0 6-1,埃弗特取勝。
永遠在底線徘徊,發現對手的弱點,逼迫她們失誤,炮火無情轟向她們,埃弗特用同一種方式獲勝,一成不變。與其說她的對手在網的另一邊,不如說她是與自己比賽,并且永不退讓。精準,專注,決心,高強度,聰明的頭腦,埃弗特得到“冰女皇”稱號。而一旦冰女皇在比賽中占據優勢,大部分時候,對手只能絕望了。
放眼歷史,可能從沒有哪個人像克麗絲這么愛“甜甜圈”,當然,不是那種香香的油炸食品,而是兩個6-0。“甜甜圈皇后”是她的另一個雅號,即使納芙拉蒂諾娃、奧斯汀、安德里婭#12539;杰格,韋德、曼德利科娃這樣的頂尖高手也難逃厄運。
四年來,小公主成了冰皇后,但埃弗特不再是全民偶像,她的擊球方式讓大家厭煩。人們希望看到冰皇后融化,希望別人能擊敗她,希望看到克麗絲哭泣,或者至少,露出一些表情。然而,埃弗特依舊冷酷,只把情感深深埋在心底。
直到70年代晚期,球迷們的態度再次180度大轉變。他們又開始為埃弗特鼓掌,因為納芙拉蒂諾娃成了新的“壞人”。納娃有著男人般的體魄,像男人一樣熱衷發球上網,而且,她竟然更喜歡女人,因此,瘦小的鄰家女孩克麗絲再次被奉為英雄。
埃弗特和納芙拉蒂諾娃亦敵亦友,兩人長年占據世界排名前兩位,共交手80次,其中60次決賽。克麗絲說,“在所有球員中,我最信任的就是她。每當我輸球她會打來電話,如果我們住同一家酒店她一定會找到我。如果我贏得重要比賽,或者第二天要對陣格拉芙,她也會給我電話。”
尋找Mr. Right
從小,埃弗特憧憬著自己的白馬王子。1972年溫網,17歲的克麗絲遇到了19歲的康納斯,英俊狂野的牛仔。她已經是網壇的寶貝,他還沒太大名氣,他們立刻發現彼此是那么相似,無論是家庭背景還是追求與夢想。相遇的那天晚上,兩個媽媽都回酒店休息,他們在倫敦街頭漫步,吐露心扉,直到凌晨四點。
甜蜜的初戀穩步發展,兩人開始在一起訓練,場外吸引了成群的球迷。訓練結束,他們就當著所有人的面親吻。其他的約會方式包括晚上一起看電影或者吃一頓麥當勞漢堡。交往一年后,埃弗特的夜晚歸家時間也從11點延長到午夜時分。很多人奇怪克麗絲怎么會愛上康納斯,金夫人說,“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所以她愛慕他,崇拜他。”
“過長的職業生涯會毀掉一個女孩,婚姻和家庭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而不是網球。”克麗絲已經想著相夫教子的生活,事情卻并非那么簡單。1974年溫網,埃弗特和康納斯雙雙舉起單打桂冠,但兩人的關系突然開始緊張,最后,定在十月的婚禮取消。
“我被迷住了,完全陷入這段感情。然后,我必須重新開始,找到自己是誰。我是那么孤獨,那么受傷。”埃弗特久久不能走出失戀迷城。1975年溫網半決賽,對陣比莉#12539;簡#12539;金,克麗絲在決勝盤3-0領先。然而,她向觀眾席望去,看到康納斯和演員蘇珊#12539;喬治在一起,她震驚了,不相信吉米會這么做。冰皇后融化了,再也不能正常擊球,最終輸掉了比賽。
埃弗特繼續尋找另一半,男友名單包括演員伯特#12539;雷諾茲,總統的兒子杰克#12539;福特,搖滾明星亞當#12539;費斯等。大多數男人面對成功的女性有著沉重的焦慮,對于漂亮的女運動員更是如此。幾次戀情失敗后,她發現大部分男人都不能克服那種焦慮,不能看到真實的克麗絲。
1978年溫網的一次茶會,一個熟人向約翰#12539;勞埃德走來,“你想過來和克麗絲#12539;埃弗特打個招呼嗎?”他的第一反應是,“為什么?”一頭金發的勞埃德魅力非凡,女孩們對他尖叫,男性朋友豪不吝嗇贊美。很快,兩人墜入情網。溫網決賽前夜,埃弗特和勞埃德在月下漫步,第二天走上賽場,每一分,克麗絲的腦子里都想著他,最終輸給了納芙拉蒂諾娃。第二年,兩人邁入婚姻殿堂。
埃弗特的女伴們提起約翰,無不向他致敬,因為他甘于做克麗絲背后的男人,卻從未失去男性的尊嚴。金夫人說,“約翰甚至愿意處于從屬地位,這很重要,因為克麗絲喜歡做第一,她喜歡成為超級明星。”
1986年,這段婚姻走到盡頭,納芙拉蒂諾娃邀請埃弗特到自己家過圣誕,希望能緩解愛情的傷痛。新年前夜的晚會上,瑪蒂娜向克麗絲介紹了安迪#12539;米爾,曾兩次參加奧運會的滑雪選手。當納芙拉蒂諾娃出發參加澳網,埃弗特和米爾留在她家中,談天說地,共度良宵。
克麗絲再次戴上結婚戒指,她和米爾有三個兒子,亞歷山大#12539;詹姆斯,尼可拉斯#12539;約瑟夫和科爾頓#12539;杰克。2006年,兩人離婚,而在今年6月28日,埃弗特與澳洲高爾夫名將諾曼在巴哈馬舉行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