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換場地后如何順利接球?
作為一名30歲的業余選手,我每年夏季都會從室內場地轉移到室外場地打球,接著我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總是趕不及達到擊球點,導致擊球時身體伸展不夠,擊球無力,請問專家在這方面有什么建議?
剛剛結束在室內場地的訓練,轉到室外場出現接球遲緩的現象其實是一個異常的問題。原因也許是這樣的,因為你已經知道,在室外球場球的彈起速度要慢于在室內場地時的速度,所以你在心里會有等待的潛意識。這就造成這樣的結果,準備動作和擊打動作都會滯后。當然,如果你沒有找到適當的節奏的話,就會接球遲緩。

專家建議:盡量在自己心里不要去考慮室外場和室內場的區別。強迫自己如同在室內場館一樣,提前做好準備接球的動作,并嘗試在預計的接球點接球,這樣就可以找到擊球節奏了。
在比賽之前,
應該做伸展么?
我已經有超過20年的球齡了,一直牢記著我的第一個教練給我的建議:“在每次比賽前,要做伸展和熱身動作。”但是不久前我聽說了一個新的研究結果,據說體育運動之前的伸展動作會影響發揮。這是真的么?難道我之前持有的賽前熱身理論已經過時了,需要重新學習新的理論么?
你的理論其實只是有點小過時而已,不久之前曾經在伸展運動上有過爭議。尤其是靜態的伸展,四肢伸展動作對反擊和跳躍運動以及網球運動來說,都是無益的。原因如下:因為會造成結締組織變形,并會擠壓血管。這樣會造成供血不足、延長肌肉的恢復時間。強度過大或者時間過長的拉伸運動,會造成肌肉反應緩慢,并影響肌肉群的協調合作。會減少跳躍高度的20%。但是運動學上流暢動作的伸展也是有其確定的利端的,拉傷后的肌肉纖維和手術后的疤痕都需要拉伸。除此之外還有放松的作用。

專家建議:在比賽前,可以使用流暢動作拉伸肩部和胸部的肌肉群,這個動作類似于發球時的動作。重復這個動作10到15次。這樣可以壓迫腕部肌肉,在腕關節部位的肌肉伸展的過程中自然提供給手擊球的力。這部分練習可以整合到熱身環節當中,并且不應該超過5分鐘。重要的是運動之后的拉伸:腿部、腰椎、二頭肌都可以進行伸展,慢跑也值得推薦。
職業運動員鼻子上的橡皮膏有什么用?
在邁阿密公開賽上,我看到了蒂普薩勒維奇,他在鼻子上貼著橡皮膏,足球運動員鼻子上貼橡皮膏很常見,網球運動員之前我卻沒有見過。橡皮膏有什么作用呢?或者說它真的能有什么幫助?

它和普通的創可貼不一樣,橡皮膏上有兩塊比較厚的人造材料的條狀物。人們把橡膠掰彎,它會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把它粘在鼻子上,會將鼻翼向上拉起。這樣會使鼻孔變大,這樣運動員就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氧氣隨之增多,也會增加運動效果。不過就理論上而言,橡皮膏在實際上是否能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機能并沒有學術上的研究。不過有趣的是,這種橡皮膏90年代時在美國發展起來,是用來防止打鼾的。帶著它睡覺的人會減少打鼾幾率。在運動領域里,只能從心理學上來解釋,人們帶著它會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可以吸入更多空氣并增加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