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生活帶給我們的困惑與迷茫和它帶給我的富足與自由一樣強烈。對此藝術家宋紅雨有著清醒的認識,從1997年開始,她以《輪回》為主題,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通過對充斥世界的現代文明成果的描繪與傳統文化符號的使用,宋紅雨一直在探索一種在現代化文明生活中找到終極生存意義的方式。
宋紅雨
出生于湖南衡山。199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
1992年至1995年執教于北京服裝學院附中。
1997年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 1997年任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作品發表于多種美術期刊,并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
作品《中華北京圣境全圖》獲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獎,并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輪回·汽車》獲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優秀作品獎,并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從本質上講,輪回是一種關于生命形式的觀念,解釋了生與死之間的關聯。它通過對于死亡、來世與往生極樂的描述來探索生存的意義,并塑造生存的方式。輪回觀念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在科學與理性主義盛行的今天,輪回站在它們的對立面,被描述成了一種過時的、非理性的,甚至是愚昧的東西,它被放在科學主義的顯微鏡下,用理性的手術刀肢解成無數碎片。然而當世界通過科學的有色眼鏡,在人類眼中變得更加清晰的時候,我們的內心開始變得前所未有地虛無和恐懼,當我們知道軀體不過是碳水化合物集合體、生命將隨著死亡終止時,生命變成了一個從出生便開始的自我否定過程,我們已經很難再獲得靈魂的安慰與大喜樂,除了用物質享受與感官刺激來填補生命的內容,我們似乎別無選擇。所以,有人在狂熱地追逐物質、有人在憂心如焚地抗拒、也有人在茫然失措中渾渾噩噩地被攪入其中而不自覺。
現代化生活帶給我們的困惑與迷茫和它帶給我的富足與自由一樣強烈。對此藝術家宋紅雨有著清醒的認識,從1997年開始,她以《輪回》為主題,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通過對充斥世界的現代文明成果的描繪與傳統文化符號的使用,宋紅雨一直在探索一種在現代化文明生活中找到終極生存意義的方式。
輪回·汽車
1970年宋紅雨出生于湖南衡山。199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1992年至1995年任教于北京服裝學院附中。1997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研究室碩士研究生畢業?,F任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副教授?!遁喕亍て嚒肥撬渭t雨的研究生畢業作品,現被收藏于中央美院美術館。
在思考畢業作品和未來藝術道路的時候,與當時所有的藝術青年一樣,宋紅雨也在試圖尋找一條路徑,表現自己的藝術個性和對整個時代變遷的感受與觀察,當時幾乎沒有一個學習藝術的人,愿意繼續把自己限制在藝術體制之內,進行所謂的主旋律創作,然而到底要往什么方向走,未來的中國藝術場域到底應該是個什么樣子,大家心里都沒譜,只能摸索著向前走。藝術青年們就像被管習慣了的大家庭的孩子,突然離開了家庭的庇護和長輩的管教,自由是自由了,但是卻很茫然。他們必須自己去尋找食物,獨自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這不僅是對他們的勇氣和智慧的考驗,還需要一點點運氣和靈感。
宋紅雨的創作是從反思現代性開始的。1997年的中國,正是改革開放大踏步前進的時候。整個中國開始具備了一些現代化的特征,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度不斷提高。汽車作為現代化的主要標志,開始走下神壇,進入百姓生活,說明了工業文明對中國人的生活干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宋紅雨敏銳地意識到了汽車將深刻地改變中國人關于工業文明下的生活的看法。汽車是一個追趕時間的工具,它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數倍的速度將人從空間的一點載到另一點,在這個過程中它把傳統意義上的時間和空間都壓縮了,于是整個生活的節奏加快了。然而汽車與其他機器一樣是堅硬而沉默的,它本身具有顯著的男性特征。這個跑得很快的鐵家伙讓無數中國人既向往又不安。如何讓汽車從文本意義上融入中國文化語境成為宋紅雨當時思考的問題,從宏觀的視角來看就是如何讓敞開國門的中國在與強勢的西方文化接觸時,表現出鎮定自若的氣度和不卑不亢的正確立場。
宋紅雨想到了12生肖,她說:“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屬相,它們是每個人熟知的符號,我希望每個看到我的畫的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彼渭t雨筆下的汽車車體棱角分明,用高度抽象和規范的線條勾勒,因為汽車本身就是一種絕對理性的產物,整個車身被涂成淺紅色,這是一個屬于女性的顏色,描繪于其上的12個生肖動物,神態不求逼真而求傳神,每個動物都穿著中國傳統服飾,每個動物都代表著一個與它相對應的中國人,12個動物合在一起代表了所有中國人,他們正在一個汽車形的世界中展開自己的生活。而這個汽車是完全對稱的,你完全無法感知它將要駛往的方向,也許是向前,也許是向后,也可能是原地轉圈。宋紅雨說:“12生肖還有一個意義,就是時間,因為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時間是周而復始的,12年是一個小周天,60年也就是一甲子是一個大周天,而西方的現代時間觀念是線性向前的”。
有什么樣時間觀念就有什么樣的生命觀,因為生命是由時間累計而成的。在循環往復的時間觀念之下,生命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死亡也只是另一次開始,抱有這樣觀念的人對死亡沒有那么強烈的恐懼和無力感,那么他的生活也必然是充滿希望和色彩的,為了下輩子能夠過得好一點最終跳出輪回而往生極樂,人們會自覺地約束自身的行為,那樣一來,這個世界雖然看起來有些匱乏,但卻是從容并且快樂的。然而以汽車為代表的科學與理性主義有力地證明了上輩子和下輩子其實都不存在,無論你的生活是好是壞你的生命從出生開始就在一天天接近死亡,除了等待死亡之外,你能做的就是無止境地占有財富和放縱感官享受。從理性主義的邏輯來看無論你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最終結果不是化作青煙就是爛成泥土,那么就不再有必要“積德行善”,從這個意義上說,理性主義變成了滋生惡的溫床。
不過實際情況并沒有那么糟糕,在西方國家,與理性主義和科學主義同在的還有他們高度發達的法律體系,宗教信仰也沒有因為理想主義的盛行而衰落,而是經歷得宗教改革之后找到了與理性主義共處的方式,此外還有他們的道德自律。多種力量雖然不能說是和諧共處,但總算能互相制衡。對于中國來說,問題在于如果我們片面地強調科學和理性,而忽略了制約他的其他東西,它不僅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而且可能是一場災難。然而如果說讓我們放棄自己的傳統,全盤接受西方的文化,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因為歷史無法改變,其實在西方所有的文明成果中,只有科學和理性是最容易納入我們自己文化格局中的東西。那么我們必須能夠找到恰當的方式來融合接受它們,經濟上的成功應該看做一種手段和基礎,文化上的成功才是目的。至于到底我們該怎么做,宋紅雨坦陳:“我也沒有具體答案,作為藝術家,我只能首先提出問題,至于問題的解決,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p>
輪回·手槍
《輪回·汽車》取得了預期的成功,無論是藝術界還是公眾都給予了宋紅雨高度的評價,于是她決定沿著這條路繼續深入地探索?!遁喕亍な謽尅肥请S后的又一力作。在這部作品中,宋紅雨除了繼續表達理性主義與傳統文化融合的主題之外,又加入了關于女性主義的思考。工業技術結束了冷兵器時代,手槍是它的代表作之一。然而隱藏在手槍更深處的還有延續了千年之久的男性生殖崇拜,任何一個武器都是如此。手槍是權力、力量的隱喻,它只屬于男性。
然而在宋紅雨的筆下,手槍具備了女性的氣質和特征。棲居于手槍之上的生肖動物形態源自于中國民間的剪紙畫,個個憨態可掬?!遁喕亍な謽尅芬枣告竸勇牭拿袼坠适?,雅致清新的畫面,含蓄內斂的韻致,悠然深閎的文人筆意,讓手槍這個冰冷的武器充滿了詩意與浪漫的女性情懷。宋紅雨說:“我就是要通過這些非常女性化的符號,去軟化手槍的堅硬,實際上也是在軟化男權主義。其實當時女性主義本身有一個問題,就是對女性自身存在的一種過度表達,在我看來無論是女性凌駕于男性之上,還是把自己變成像男人一樣,都不是女性最好的出路。”在宋紅雨看來,女性應該堅守自身的生理特征與文化特征,就應該柔美、浪漫、善良、自信,不要把男人當成敵人,也不要當成偶像,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性獲得社會的尊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輪回·秤
《輪回·稱》作于1999年,當時的中國消費主義已經達到了一個高潮。這是經濟發展與理性主義的一個邏輯必然結果,也是宋紅雨早已預見的情形。迄今為止,很多藝術家和學者都在反思消費的問題,有人將它形容為洪水猛獸,也有人對它高唱贊歌。宋紅雨一針見血地道出了消費的真諦:“其實一切消費行為所消費的都是時間?!边@點從秤盤與表盤的同一性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秤是用來稱量重量的工具,而在宋紅雨的作品中它是稱量時間乃至生命的工具。以往商品是有價格的,而生命無法估價,但是在消費主義時代,生命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可以估價,人們在向社會出售自己的時間,以此來換取消費品,也就是在消費別人的生命。秤的存在意義在于使這種出售和購買,看上去是等價的,雖然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轟轟烈烈的中國當代藝術仿佛彌漫著硝煙,在這樣混亂和無序的局面,在宋紅雨看來,雖然有些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它是神性喪失的結果,人們的恐懼和迷茫、失控的欲望與絕望都應該也必然首先在藝術形態中展現出來,但從好的一方面看,這也只是文化轉型時期的過渡現象,在時間的淘洗之下,有些東西會被丟進歷史的垃圾箱,也有些東西會被寫進藝術史,宋紅雨堅信自己會是后者,我也相信。因為她將藝術看得神圣,也相信美好,既有從善之心也有歷史使命感,永遠不會因為對自我的過度關切而喪失了關注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