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材料積累】
與文明有關名言,故事:
①文明時代是學會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恩格斯
②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 軻
③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荀 況
④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朱 熹
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 玄
⑥在各大電視臺熱播的電視劇《熱帶風暴》也讓女主角劉赫男這個名字為人關注。隨著第29屆奧運會的臨近,“綠色奧運”這一口號,日益滲透到每個北京人的心中。而劉赫男更是一個熱愛綠色、關愛生命的熱心人。此次提起本報倡導的奧運公德,從我做起,劉赫男說:“目前北京因為氣候環境的原因,還不是一座綠色的城市。而要想達到綠色城市就離不開環保,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只要每個人都從身邊小事做起,比如從回收廢舊電池做起,便可為構筑‘綠色長城’添一塊磚,為實現綠色奧運出一份力。”
【新材料作文透析】
中考新材料作文,是命題者在命題的基礎上提供一定的材料或條件,要求作文者按材料內容提煉論點,自己擬題或按命題作文。這些材料,從數量上看,有的是單一型,即材料只敘述一個正面的或反面的事實,它包含的觀點一般只有一個;有的是綜合型,即材料敘述的是幾個正面的或反面的,甚至正反兩方面都有的事實,它們包含的觀點可能只有一個,也可能一個事實就是一個觀點。從內容上看,有的是同類材料,即綜合型中只有一個觀點;有的是異類材料,即綜合型中有幾個觀點。從形式上看,有的給文章(包括故事、詩歌、童話、寓言),有的給人物實際或事情片斷,有的給畫面,有的給條件。這些材料,一般都有命題者的特殊要求。所以,審題時一定要吃透材料的精神實質,明確特殊的要求,避免偏離所給材料和特殊要求。
【佳作共賞】
文明,生活的主考官
臨沭縣第二初級中學2005級2班王茜茹
世界那么大,只要我們心在一起,愛會讓每個角落發光,你的未來你聽見了嗎?
——未來廣告
生活,充滿了競爭;文明,競爭的主考官,向文明進軍,是我們的企盼。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意識到不文明行為給他人所造成的影響,對國格所造成的傷害。下面便是一例:
一旅游團到國外散心,本應是無憂無慮、令人羨慕的,但事實并非如此,為什么呢?原因是他們在異國他鄉不遵守道德規范,亂扔垃圾,踐踏草坪,語言不文明。雖然他們隨心所欲,得到了一時的快感,殊不知,與此同時卻傷害了一個最偉大的人——祖國母親。你想,連自己的母親都傷害了,他們還能玩得高興嗎?
我們這些號稱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后代,如今飛赴世界各地的名城勝景飽覽人文風情,本該是多么愜意的事;但行人處事卻讓他人看不慣,甚至“贏”來別人異樣的眼光,怪誰呢?怪老師沒教?
不,怪自己,怪自己的素質低,怪自己不文明,怪自己不懂得守法,怪自己不道德。
也許你不會說守法太嚴重,但“勿以惡小而為之”。試問:如果你今天扔了一個果皮覺得沒關系,明天再扔一袋果皮,日積月累,地球上還會有我們生存的空間嗎?
且不說這么遠,看看我們生活的校園,推推搡搡,三五成群,你想:如果每個人都井然有序地排隊靠右走,又會怎樣?是不是離文明校園更近了呢?如果擴展到全社會,全地球又會怎樣?
你想,本來只是擦肩而過的路人,彼此沒有溝通和關聯,但互相讓一讓,便讓出了文明,讓出了和諧。正如濮存昕在廣告上說的那樣:每個人都邁出一小步,就會使整個社會邁出一大步。文明在你,在我,在他。
單聽我這樣說,你也許會問什么是文明,什么不是文明,文明到底在哪里。在我看來文明沒有什么定義,文明就是讓人認可,令人推崇的一種行為。而不文明,顧名思義,不文明就是令人鄙夷的行為,文明在哪里,其實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只是你沒有察覺而已罷了。
題記中的未來廣告其實就充分證明了我的觀點:文明需要從心開始,需要你我從身旁的點滴小事做起。它可以是你彎身撿垃圾的一剎那;是你安靜地坐在教室里學習,是你在公共汽車上主動起身讓座,從你主動攙扶老人過馬路的一瞬間所發射出的光芒。也許你認為這些小事不值得一提,“勿以善小而不為”,事物往往從小事中體現出自己的本性,從小事中看出一個人素質的高低。
記得政治老師曾給我們講過這么一件事:今年春節我縣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曾邀請過一位俄羅斯歌手表演節目,她演唱了一首中文歌,雖然發音不太準,但足以看出她的努力。當然,觀眾也對她表示出了“感謝”——“噓”聲一片,我不知道俄羅斯歌手回到國家以后會怎樣評價臨沭人,但肯定不會是夸獎的話。
讓往事隨風吧?說句實話,我很希望能夠再次請到那位俄羅斯歌手,然后向她表示深深的歉意,讓她感受到我們中國人的氣節,體會到我們中國人真正的待客之道。
現在,我們的任務是認真對待,為北京2008奧運會而發起的“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運動,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養成講文明的好習慣,為北京2008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學們,為了建設富強、安定、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祖國正急切盼望我們成才,偉大的時代在向我們招手,讓我們以文明為準則,摒棄一切不文明習慣,做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接班人吧!(指導老師:高國慶)
【與你分享】:
從旅游團國外游到身邊的凡人小事,處處點明了“文明”這一主題:文明無小事,處處皆學問,從而揭示了一個大主題:個人的文明往往會影響到國家的聲譽,只有人人講文明,樹新風,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才能和諧昌盛!只有不斷挖掘身邊的鮮活事例,才能寫出新意。
【預測性新作文題】
【材料一】:
胡錦濤總書記認為中國生態文明的內涵是: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建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另外,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基礎和前提,生態文明反過來又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前兩個文明。
(來源:胡錦濤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
【材料二】:
為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的交通法制意識、安全意識和文明意識,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為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創造安全、暢通、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中宣部宣傳教育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聯合舉辦“迎奧運,文明出行”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競賽活動。
(來源:中國文明網2008-04-10)
【材料三】:
從今年始,清明節被國家納入法定假日。作為一種經濟環保、方便快捷、文明和諧的清明節祭祀新方式,“網上公祭”成為清明時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第七屆“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清明公祭活動自4月1日開展以來,已吸引了近千萬人次青少年網友的參與,他們通過愛國主義網站——“民族魂”獻花留言,向人民英雄表達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
(來源:中國青年報2008-04-05《近千萬青少年網上公祭先烈》)
請針對上述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新材料作文審題訓練指導
【審題原則與方法】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要“三性四清”。“三性”為審題的原則,“四清”為審題的方法。
“三性”原則:
①整體性原則:新出來作文的審題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材料的整體著眼,不能糾纏局部的細節,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偏題走題現象。如上述三則材料都圍繞文明這個主題論述.
②多向性原則:一般來說,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蘊涵的觀點并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視材料。上述三則材料雖然都是以“文明”為主題,但角度各不相同:材料一側重選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的角度;材料二側重于迎奧運文明出行,著眼點在行為上;材料三則側重于引導青少年乃至廣大市民文明過節的角度。
③篩選性原則:因為我們從材料中獲得的觀點具有多樣性,因此,在進入寫作時對所得到的觀點還要進行適當的篩選。篩選的原則:①服從材料的整體;②觀點可能比較新穎;③自己有話可說。如針對所提供的三則材料,選擇一個自己能寫出內容且有新意的材料寫作。
“四清”方法:
①理清對象: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到兩個甚至兩個以上對象,這幾個對象之間并無明顯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關系。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每一個對象都可以提煉出至少一個觀點。
②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幾個對象,但這幾個對象并不是并列的關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們在審題時就應該分清主次,從主要對象入手進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對象,否則有可能出現偏題現象。
③辨清關系: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幾個對象,而且這幾個對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審題時一定要辨析清楚這幾個對象間的可能存在的關系。
④析清含義:有些材料蘊涵比喻或哲理,審題時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分析,仔細揣摩,從而揭示出材料所蘊涵的意義或道理,并以此作為立論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