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 晴
你曾經看過光彩奪目的珍珠,抑或是瑰麗的寶石嗎?你曾聽過美妙的《胡笳十八拍》嗎?你又是否看過,傲雪之梅,一枝獨秀呢?那么,如果你看到過,聽見過,又是否知曉:光彩奪目的珍珠,實是河蚌病痛的產物;瑰麗的寶石是千錘萬煉得出;《胡笳十八拍》是文姬苦厄而著;寒梅只有經冰雪歷練,才能獨秀冬天。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苦難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的道路。
穿越千年的時光,不難找到苦難的足跡。苦難磨礪身心,堅固著我們的意志。千百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蕩了風波亭的點點殘陽;千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掩蓋了零丁洋上的聲聲嘆息;千百年的獵獵西風,早已拂去了黃沙路上的聲聲駝鈴。然而岳武穆的滿腔熱血,文天祥的赤膽忠心,張騫堅強無悔的意志,永遠不會被時間遺忘。只有經苦難磨礪,才有這雨后春筍般的意志,有秋日落紅般的超脫,更有春蠶蠟炬般奉獻一生的精神,才能“磅礴萬物“走向成功。
苦難是促進前進的動力。凝視歷史,我聽到“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驅之”的雄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岸。一張張堅毅的面孔,一雙雙矍鑠的眼睛,一聲聲抑揚的吶喊縈繞在我的身邊。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于是遠方的擂鼓震顫了懵懂的心靈,方知升平的歌舞才是迷蒙在心靈上的塵埃。我又看到唐玄宗,開元盛世后竟不思進取,離開苦難,享求安樂。離苦難而去,事實上已經消失了那種不屈,那種蓬勃,那種向上的精神。而最終方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只有經受苦難,才能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達到成功之巔。
先秦的瓦當,漢闕的嗚咽,唐宮的絕唱,都是苦難鑄造的成就。歷經了風雨的滄桑,李白“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歷經了千錘百煉,莊周“破繭成碟”;歷經了無數的坎坷李聃悟出“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風雨彩虹,有“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沉吟,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超然,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坦然。苦難過后,生命的意義就毫無保留的呈現在智者眼前,他們洞悉了世事的真理,看遍了冗雜的紅塵,通達了生死的界限,直至生命的飛躍。真正的成功,就是讓生命飛躍,達到天地間的逍遙游。只有經過挫折,經過坎坷,矢志不渝,就是真正的成功。
是的,暮靄塵寰,風雨淺灘,拈花微笑,零丁憂嘆,都是苦難昭示的生命的榮光!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
山東榮成實驗中學初四(二)班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此句來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警世賢文是民間的俗語、警句。
警世賢文之勤奮篇:
有田不耕倉稟虛 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經勤學苦 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 事到經過才知難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寫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奮 偉大出自平凡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少時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欲求生富貴 須下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