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為媽媽的女人最幸福,她可以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悅;
喜歡旅游的女人最富足,心靈的豐盈大于一切物質享受;
打球的女人最美麗,那時候她忘記煩惱,周身的空氣都充滿快樂;
馬春美的生活主旋律就是女兒、網球和旅游。女生一般比較嬌氣,被球打到總會抱怨兩句,但是以后男生就不愿打了,或者會故意讓球,這樣就沒意思了,所以被球打到,我也不吭聲,與網球的快樂比起來,這點苦頭不算什么。

晴朗的夏日,走進體育總局一間明亮的辦公室,馬春美很認真地敲著電腦,她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坐著,也喜歡奔跑在網球場。
網前截擊,很“受傷”
認識馬春美的球友都知道,她從不和女生打球,依照馬氏理論的說法,“女生打球力量比較小,我屬于人高馬大型,和女生打沒意思”。有馬春美打球的地方往往形成這樣的格局,三男一女,這個唯一的女生總是堅定地守在網前。球場上很激烈,球速極快,三個20多歲的小伙子有的是力氣,為此馬春美也受了不少苦,但她從來都樂呵呵的,生怕自己喊疼會讓對面的男生手軟。
“以前打的不好,底線技術不能和男生相比,和他們打球只能靠網前,那時候還不懂如何封網,就站得離球網特別近。經常被他們打到身上,男生力氣比較大,球打到身上很疼,但又不敢說。有一次,對方不小心把球打到了我脖子上,差點喘不上氣,停了一下,我馬上就招呼大家繼續打。”
不怕被球打,被打也不吭聲,說到這個,她解釋說:“女生一般比較嬌氣,被球打到總會抱怨兩句,但以后男生就不愿打了,或者會故意讓球,這樣就沒意思了,所以被球打到,我也不吭聲,與網球的快樂比起來,這點苦頭不算什么。”
不過到了比賽,馬春美的網前威力還是讓很多對手懼怕,尤其是面對不相熟的對手,看到如此堅定守在網前的她還是會略微發怵。馬春美依此得出結論,自己的截擊是主要得分手段。現在的她在同事圈中已經算的上絕對高手了,約球從來都是爽快答應,沒有拒絕的時候,哪怕是中午吃飯時間,用她的話說“有球打,還吃飯?”去年她被同事們評為“進步最快球員”,這背后的秘密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剛到體育總局上班的時候,我只是喜歡打球,但技術一般,屬于非實戰派,同事里面有很多都是打了4、5年甚至更多的,他們并不愿意和低水平的打球,我只能硬著頭皮上場,甚至都不敢看他們的表情。”
雖然深知自己的水平,但看到別人打網球,馬春美還是手癢癢,最終還是鼓起勇氣,加入了那個三缺一的團體。雖然人齊了,但她的加入卻讓本來平靜的球場變得熱鬧,尤其是滿天飛舞的黃色小球。為了表示對廣大同事們的歉意,她主動請纓,做大家的司機。
“那時候知道大興有球場,早上5、6點鐘就起床,我們一大早就趕到那里打球,打兩個小時再趕回單位上班,覺得再工作特別有精氣神兒。”即使這樣早出晚歸地打球,她還是覺得不夠。去年,馬春美到北京體育大學參加業務培訓班,三個月的時間,網球技術卻突飛猛進。究其原因,離不開勤奮二字。為了打球,她已經成了“獨行俠”。
“北體大的球場很搶手,稍微晚一點就占不上,吸取教訓后,我就把鬧鐘的時間定格在了早上5點,一周打4次,都是多球練習。為了打球,作息時間不得不改變,也就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每次朋友們晚上叫我同去KTV或者夜宵,一律拒絕。”
也許網球就是這樣一項運動,陪它的時間多了,感情會自然升華。
球場上的“馬家軍”
看著馬春美在球場打球那種享受和拼命的勁兒,很多以前的同事都感慨,“這家伙學東西就有學到底的勁頭,當時我們都是一起在國際俱樂部從零學起,我們都沒堅持下來,這不人家就入門了。”
如果說到打網球,96年馬春美就開始參與這項時髦的運動了,那時打網球的人算得上“潮人”,馬春美就是其中的典型,不過這個網球“潮人”卻與國際俱樂部的名字格格不入。
“我們當時在中國體育報工作,當時我們單位在那里給員工開設了網球培訓班,每次都是騎車背著球拍就去了,為了保證不遲到,還要逆行一段,20多分鐘可以到球場。第一次去的時候,騎到門口我就問保安,哪里可以停自行車,他特別詫異地看著我,然后告訴我只有停汽車的地方,最后沒辦法就隨便找了空地放車。”
那時候在國際俱樂部打球的趣事至今回憶起來仍讓她大笑不已,當然讓馬春美最耿耿于懷的還是自己一直穿著籃球鞋上場的事,“如果那時候就知道穿專業的網球鞋,說不定現在水平特別高呢”。
即便這樣,馬春美的網球還是進展的有聲有色,雖然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的技術動作很難看,但她卻是受到表揚次數最多的,同事都很稱贊她的不放棄精神,如今看來,這正像納達爾。
“從小個子就比較高,上學的時候是學校中長跑的冠軍,所以到了網球場,自己特別能跑,受到表揚多的原因也是這個,每個球我都不放棄,拼命追,雖然動作不怎么樣,但球基本上都能對付過去。”
在國際俱樂部的半年時間里,馬春美的體力讓教練都豎起了大拇指,也因為態度誠懇,教練對她一直很照顧。
那段時間,對網球的癡迷和狂熱讓她的家人都很不理解,五一勞動節三天假期,馬春美竟然背著球拍回四川老家。僅僅三天的時間,一面墻也經歷從完好無損到滿目瘡痍。回憶那段時光,她覺得自己傻的可愛。
“雖然只有三天的假期,但還是不想浪費,生怕不打就忘了動作。所以背著球拍回老家了,那時候打網球的人也不多,一路上都覺得自己挺時髦的。后來到了家里,第一天早上5點多,我就偷偷出去了,到一個不遠的單位里和墻打,玩上一兩個小時就回家。第二天、第三天都如此。后來我回北京了,聽父母說,那個單位的人一直不明白,那片白白的墻壁怎么幾天功夫就變臟了。”
“時間差”!馬春美正是趕在單位上班前的時間完成了到達、打球和離開的三部曲。
旅途求婚記
國際俱樂部打球只堅持了半年,沒有固定的球友,就慢慢不打了。2002開始,馬春美開始了系統打球,如今已經連續打了6年,快樂是她一直堅持的動力,不過技術的瓶頸還是讓她煩惱了一陣子,最近她開始號召同事們一起請教練練習。
“和同事們一起在單位打球,時間長了就變成休閑網球了,彼此太熟悉,打球的時候一個話題就讓大家議論半天,打球本來應該集中注意力的,但很多時候,一分神,肯定打不好。過了一段時間,我就把大家召集起來,建議請一個專業教練。幫大家解決技術問題,同時也讓大家正視網球,這么亂打,沒有前途,”
從堅持到追求進步,馬春美的網球之路始終走在別人前面,她笑著說了四個詞語形容自己,勇敢、勤奮、體力好、不放棄,隨后補充道“父母都不是搞體育的,但從小就帶著我和三個哥哥每天早晨跑步,老公是鐵足球迷。”而真正讓她喜歡上網球的還是那些美女們的優雅身姿,讓她羨慕不已,而身材高挑的她,正適合這項全身舒展的運動。
如果在她心中排名的話,除了網球,恐怕就是旅游了,80年代末,馬春美已經開始“自助”游了。那時候每個假期她都出去旅游,國內的名山大川基本都去過了。
女兒1歲的時候就帶她到世界各地跑,不過說到自己年輕時候的旅游,仍舊感慨頗深。“我喜歡一個人到處玩,但那時候的火車都是硬座,也沒有出租車,感覺很歷險。有一次去成都玩,路上站了將近30個小時而且擠得不行,沒有廁所。”
但就是這么艱難,她還是喜歡旅游。從小家人灌輸的那句話,讀萬卷書,走萬里路,她一直牢記。不過旅途也有浪漫時刻。
馬春美去江西廬山玩的時候,就有一個英國人跟她求婚,后來這段故事還被登到了《江西畫報社》上,雖然浪漫,但此后她獨自旅游的機會就被父母叫停了。
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其中,旅游如此,網球也如此。馬春美一直鼓勵女兒打網球,她認為網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不需要她打出成績,只希望網球成為女兒日后生活的調劑品。就像馬春美時常說的,“打會網球我就會忘記不愉快和壓力”,她也希望女兒如此。
QA
1、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開車去西藏
2、最害怕什么動物?
蛇
3、使用過的最多的單詞或者詞語是什么?
親愛的
4、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彈鋼琴
5、最喜歡的職業?
幼師
6、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覺得痛恨?
軟弱
7、何時何地讓你感覺到最快樂?
贏球的時候
8、還在世的人中你最欽佩的是誰?
阿加西
9、還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視的是誰?
沒有
10,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質?
風趣、博學
11、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質?
溫柔、博愛
12、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點?
忠誠
13、最痛恨別人的什么特點?
欺騙
14、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么?
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