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網球愛好者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看到一場高水平的比賽,突然覺得功力大增,甚至有想打球的欲望,立刻拿起球拍到球場揮兩拍試試,結果發現擊球異常流暢,這是為什么呢?繼上期《冥想》后,林哲生再次推薦《意念訓練法》。
每位球星,都有他自己的一套打球模式,全場型、上網型、底線進攻型等等。一般說來,現今職業球員擁有一個良好的正拍不在少數,能持續、準確、有效擊出具有威力的球,并以此為戰術中心進行整個比賽模式,利用正拍打出深度、角度、旋轉的變化,并在機會來臨時能轟出致勝球,壓力下也能有信心依賴他的正拍,此篇文章中,將為大家介紹幾個關鍵因素,重新組成你的正拍架構:
1 摁象揮拍時的拍面:揮拍面與地面的垂直角度會影響擊球的旋轉度,角度越傾斜,擊出的球旋轉度越高,拍面越垂直,就越能直接撞擊到球,打出的旋轉較少,速度相對較快。但對于初學者可能從向后引拍到擊球結束,最好都能想象擊到球的垂直拍面,這樣會減少擊球的失誤。越傾斜的拍面,在處理低球時就越會有掛網的可能。對于水平較高的球員,可以依自己需要調整擊球拍面來做最合適的球路配置。
2 擊球點:擊球點至關重要,沒有準確的擊球點,力學的動作將無法實現,球拍面可能也會受到影響,擊球方向更是會產生偏差,擊球點靠后直接導致不能展開進攻布局。當你如果感到對方球壓迫到你,或是感覺自己在擊球時拍頭仍然慢于手腕,甚至擊球時球已經位于你的身體側面,我們可以利用揮空拍,并且球拍停止在擊球點,身體這時已經正面向球網,肩膀在手和球拍的后面,上半身保持正直,這個距離創造出自然的杠桿作用。球拍面對初學者來說,此時垂直于地面,閉上眼睛,把這些畫面進入你的腦海,在練球時把感覺和畫面結合起來,會讓你有事半功倍之感。
3 轉身:當對方擊球時,立刻轉身,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如果你沒有快速轉身,腳步將無法側向移動、擊球將無法獲得力量、可能只會用到手臂力量、擊球缺乏隱蔽性、沒法主動擊球,因此快速轉身,必須在對手擊球剎那完成,接下來就是快速移動,轉身時肩膀超過垂直球網的角度,兩手位于身體一側,拍頭朝上直立,感覺肩膀的位置,閉上眼睛感覺身體的動作,并把它融合到實際打球當中。
4 揮拍結束動作:這個是相當關鍵的環節,早期球拍較重時,可能擊球后很容易沒做完后續動作,現今由于技術的改良,揮拍速度增加,后續動作較容易達成,但是收拍高度會決定過網高度,以及球的旋轉度,影響到控球持續性,由于現在腳的站姿改變,揮拍動量也有所改變,線動量跟角動量,影響了揮拍的軌跡,并造成不同的旋轉,球的落點較深,揮拍自然會向前較多,角度較大,繞身體的速度也就越快,在練習過程中,每次打球后,停在后續動作的位置上一秒鐘,感覺球拍跟身體的相對位置,以及動作是否完整,身體是否保持平衡,閉上眼睛,感覺當時的身體動作。
其它技巧的想象輔助方式,將繼續在下期為大家做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