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午的鳥巢體育場,這一次,王瑤不需要再掏出手機,整個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耐克”),不,整個中國都看到了劉翔退賽的電視畫面,并隨之陷入久久不能自拔的傷痛和遺憾中。
兩年多前情形完全不同
瑞士時間2006年7月11日晚8時許,王瑤坐在劉翔教練孫海平旁邊,洛桑國際田聯超級大獎賽上,劉翔撞線的一瞬創造了12秒88的男子110米欄世界紀錄。
退賽的不獨有劉翔。就在劉翔退賽前的男子110米欄第5組預賽,曾獲雅典奧運會亞軍、30歲的美國選手特拉梅爾因傷退出。
雄心一如劉翔、特拉梅爾的籃球巨星姚明、網球明星莎拉波娃等,紛紛在奧運會前遭遇了傷病的襲擊。幸運的是,姚明最終有機會回報了他的贊助商——他穿著銳步公司提供的戰靴,帶領中國男籃殺入奧運會八強。
作為贊助商,因為“劉翔們” 無法出現在奧運會這個全球最大的營銷平臺上,展示自己為運動員們備戰所作的努力,許多贊助商難免失意。可生活總要繼續,8月19日,耐克以及伊利針對劉翔的新版廣告出現在媒體上,許多贊助商也表達了對自己這位國寶級代言人的支持。
劉翔退出比賽給企業體育營銷,尤其是體育明星代言策略一個提醒:明星有風險,使用需謹慎。
運動員的風險無處不在
時間再推向雅典奧運會前的2002年。練過田徑的王瑤進入耐克,她的工作一直圍繞著耐克贊助的中國田徑協會(下稱“田協”)及田協運動員展開。因為熟悉運動員生活及語言,王瑤在與田協及運動員之間的溝通方面顯得游刃有余:她既能給予“劉翔們”生活上的照顧,理解他們的各種習慣及要求,又能把這些要求及時反饋,然后給出建設性意見,體現到耐克的產品上。
對于精通體育營銷的耐克來說,王瑤的存在,就相當于在劉翔身邊安裝了全天候的“雷達”。不僅如此,這種盡快獲悉品牌代言人最新動態的做法,還能幫助品牌贊助商充分規避各種代言人風險。
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CEO張慶表示,體育代言人的風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動成績風險,另一類是運動員的個人品行風險。劉翔的此次退賽屬于前者,盡管很多公司準備了劉翔獲得金牌或者未能奪冠兩種風險可能,但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想到,劉翔會可能因傷退賽。因此,盡管劉翔簽約的公司有耐克、VISA、伊利等十幾家,但沒有一家公司準備了退賽的應急方案。而知名足球運動員魯尼和羅納爾多的招妓丑聞,則屬于代言人的品行風險。
李寧公司品牌公關負責人王世永透露了李寧的代言人甄選原則。在他看來,運動資源風險評估的體系有兩個維度需要著重判斷:問題發生的可能性與問題后果的嚴重性。在這個評估矩陣中,共有法律沖突、道德、文化沖突、運動表現沖突等幾個方面。具體的則可能包括:運動資源違規、服用禁藥;運動資源賽場肢體沖撞等攻擊行為;運動員冒犯行為引發投訴;運動員賽場失利、失常;運動員意外傷害等等。
與體育明星溝通的3F原則
在意識到簽約運動員、體育明星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之后,規避風險,也貫穿在贊助商體育營銷的每一個過程和環節。
整個運動資源風險管理過程主要包括:運動員風險預警,運動資源商業約定,運動資源教育與影響,運動資源服務協助中的風險規避,運動資源問題的修復等環節。
“合同中要通過明確雙方的責權利平衡來進行約束,比如:運動資源方有避免問題、提供預警、協助問題管理的義務,在規定情境中出現違反約定的情況下的補償/退出機制。”王世永稱。
“一般而言,運動員的個人代言費用都會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的簽約費,另一部分則是各種大賽的表現獎金。”張慶認為,大賽表現獎金一方面有助于激勵運動員盡力追求好的成績,另一方面也是在規避品牌贊助商的簽約成本風險。
而在簽約以后,代言人就從選擇階段進入了服務和溝通階段。這里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在運動資源服務中,根據情況不同,品牌贊助商可以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進行深淺不一、范圍不同的溝通,進行必要的風險提醒和影響。
“比如,在國際運動資源來中國進行訪問比賽的時候,我們的運動資源管理部門會進行一些必要的溝通,使得國際運動員了解中國的文化環境中要注意的一些溝通要點,包括舉止、行為以及言論等,避免無心之舉產生不必要的誤會。”王世永說。
以劉翔為例。只有與劉翔運動成績和表現最為關切的耐克,派出了溝通和服務人員;而在劉翔退賽之后,盡管有多家企業都表示了不同層面的繼續支持劉翔的聲音,但有不少企業在采訪中向記者表示,自己不是劉翔最主要的贊助商,可以看耐克的舉措,伺機而動。
對此,張慶表示了不同意見。在他看來,劉翔退賽具備明顯的公關危機性質,此時,任何劉翔的贊助商,都需要遵循3F原則:Face(面對)、Fact(事實)和Fast(快速反應)。
“姚之隊”的中方經紀團隊——眾輝國際體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紹慶,對此深表贊同。在今年的NBA比賽中,姚明曾因為應力性骨折,一度讓其奧運會征程蒙上陰影。“姚之隊”為此特意為姚明安排了兩次關鍵的發布會:一次是姚明受傷回國后的第一時間,向媒體通報受傷情況,由姚明回答各種可能的治療方案;另一次是姚明傷愈歸國后的第二天中午,仍由姚明自己出面,坦率接受各媒體采訪,在進入奧運備戰關鍵階段、與記者溝通的不暢期之前,減少各種傳言。
以3F原則衡量,耐克、伊利以及部分贊助商的聲明和廣告,具備上述3個要素。
當然,對于贊助,VISA國際組織中國區總裁李勝的看法也頗具代表性。李勝認為,簽約運動資源最關鍵的不在于賭結果,而在于營銷的過程。營銷過程更容易獲得好的回報,而押寶運動員是否奪冠的類似事件營銷,則往往具備較高風險。
“VISA使用劉翔最佳的例子是奧運會前很久就推出的袋鼠廣告,通過那則廣告,劉翔的速度、VISA的品牌和那個因為玩具被袋鼠搶走而哭鼻子的小女生,都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有些幽默、夸張的表達風格,更讓VISA獲得了促進旅游、從而獲取業務回報的實實在在的成功。”李勝透露,即便本屆奧運會在北京家門口舉辦,VISA制定的與劉翔相關的兩部廣告片也與奪冠無關:一部是劉翔采訪姚明,一部是劉翔采訪幾個因刷VISA卡獲獎來北京看奧運的廣東人。
不同階段的溝通技巧
在簽約代言人費用和后續營銷費用的比率上,一般有1∶3-1∶4的營銷常識。然而,這相對于代言人3-4倍身價的營銷費用如何使用,是體育營銷風險管理的又一個難點。
王世永舉例說明,如果是旗下最重要的代言人,贊助商在比較了解運動員/隊近期競技狀態和技戰術安排的情況下,應該通過營銷手段,做些必要的對外引導,避免大眾對運動員賽場表現得過度期望而產生情緒反彈。再如,有些運動員缺乏塑造公眾形象的經驗,會給品牌帶來相應風險,也是現在新增長的一個風險領域。因此在這方面與運動員進行些交流培訓,也對運動員規避風險很有幫助。
運動員大賽時的心理素質非常重要,企業在大賽到來前的廣告,應集中在運動精神而非運動成績的宣傳上。采取此種傳播策略,除了與品牌精神的契合外,更重要的就是要為運動創造良好的壓力環境,展示運動員風貌。
而張慶從去年底開始,就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下,開始給各個運動中心的運動員講述如何應對媒體采訪的實戰案例課。在本次奧運會后的采訪中,衛冕成功的冼東妹在面對央視記者采訪時,自然流露的對家庭、女兒的那份真情和愧疚,甚至有點忍不住的差點掉下淚來,讓人印象深刻。
“一般的運動員因傷病影響參賽的情況,在競技體育領域,是很常見的。劉翔這一案例的特殊性在于,凝結了太多國人的期待和情感的原因。”王世永強調稱,“在運動員發生問題的第一時間,抱著‘幫助恢復’的心態與運動員溝通是核心。但是并不是總會有這樣順暢的情況,那么基于合作約定的協商,就會成為一個投資利益的保障。但總的來說,建立支持性的情感,在關鍵時候,對于運動資源、尤其是戰略性重量級運動資源,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