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牽人心。日前,農業部組織調研組,赴北京、山東、河北、黑龍江、吉林、河南、湖南、廣東、海南等省市,選擇糧食、畜產品、蔬菜三大類9個品種的農產品,對生產→收購→加工→運輸→批發→零售等環節全程跟蹤調查。結果顯示,這次農產品漲價主要來自成本推動和產后各環節加價;在農產品產銷鏈條中,農民投入多、耗時長、風險大,但獲得的利潤相對較少。
1斤油菜——聊城地頭價0.4元,北京超市價2.2元。
3月7日至12日,農業部調研組從產地山東聊城到北京,對油菜的生產流通進行全過程跟蹤,調查油菜各環節的購銷價格、發生費用、利潤分配等情況。
生產環節: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農民收益基本持平。調查過程中,農戶普遍反映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如“二銨由去年的每袋140元漲至230元,有機肥由原來的每方75元漲至100元”。調查測算,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于集鎮王寨村每斤油菜的地頭收購價為0.40元,比上年度0.25元上漲了60%;生產成本0.351元,比上年度0.233元上漲了50.6%;利潤0.049元,比上年度0.017元僅提高0.03元,是一種恢復性增長。
收購環節:收購成本增加,經紀人純利潤穩定。調查顯示,今年收購成本為0.05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012元,主要因為人工費增加。今年地頭收購經紀人的利潤和去年相同,為每斤0.01元,價格上漲后,經紀人的純利潤沒有發生變化。
運輸環節:燃油費大幅上漲,運輸戶獲利有所下降。從山東聊城到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每斤油菜的運輸成本0.083元,同比上漲了0.021元,利潤為0.023元,同比下降了0.021元。運輸成本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燃油價格大幅上漲,過橋過路費也有所增加。
批發環節:批發價格明顯上漲,一級經銷商獲利增加。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3月11日油菜批發價為每斤0.70元,比上年同期0.50元上漲0.20元,成本費用0.054元,比上年同期0.049元上漲0.005元,利潤0.077元,比上年同期0.045元上漲0.032元。
超市環節:零售價格大幅上漲,超市零售商獲利最大。調查組3月11日對北京三環內家樂福、超市發聯營超市進行調查,油菜售價每斤2.2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35元;銷售成本平均每斤為0.58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94元;利潤為0.911元,同比增加了0.056元。
(張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