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全國大部地區陸續進入主汛期。
水勢危情
珠江發生流域性洪水,西江干流發生大洪水,一些支流發生超歷史記錄的大洪水,全國40多條江河發生了超警戒水位洪水。
據國家防總統計:6月6日以來的南方地區降雨已造成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12省(區、市)受災,截至6月17日,損失已達260億元,約3856萬人受災。
權威分析顯示,此輪暴雨洪水過程呈現三個顯著特點:一是降雨范圍廣、強度大、歷時長;二是洪水來得快、漲勢猛、量級高。全國共40多條河流、約130處水文站發生了超警戒水位的洪水;三是受災范圍廣、災情重、損失大。
“由于南方大部分土壤水分已飽和,江河庫湖水位迅速上漲,15日起的新一輪強降雨過程使得防汛抗洪形勢更加嚴峻。”國家防總有關負責人表示。
除了珠江流域,長江、黃河流域也已進入汛期。連日來,長江上游持續降雨,三峽入庫流量保持增長態勢。中國氣象局此前預報,今年汛期黃河流域主要多雨區分布在三門峽以下區域,降雨量較常年多二至五成。這一地區恰好覆蓋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暴雨區,黃河中下游發生洪澇的可能性較大。加之“二級懸河”形勢加劇,病險水庫安全隱患突出。
截至目前,黃河下游自1982年以來已連續25年沒有發生大洪水。為此,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自黃河入汛之日起,全省各級防辦開始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氣象、雨情水情和汛情變化,及時做好汛情上傳下達。一旦發現脫崗現象,對當事人要嚴肅處理。
“今年我國氣象年景總體偏差,大江大河防汛抗洪形勢不容樂觀。”國家防總有關負責人強調。
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在國家防總指揮中心主持召開緊急辦公會議。回良玉表示,要“強化責任制”,“國家防總和監察部已向社會公布大江大河、水庫、重點堤防等的防汛責任人名單,必須落實到位,各地也要對重點防洪部位明確責任人”。
水災影響
CPI漲幅難控地震過后又是暴雨,這些災害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有專家指出,受今年以來雪災、地震和洪澇等自然災害影響,我國今年居民消費指數(CPI)漲幅控制在4%的目標將很難實現。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全球調研主管袁躍東表示,此次暴雨有如年初的雪災,但影響范圍可能沒有那么大,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首先是直接的物質損失,譬如農作物的直接經濟損失,還有需要搶險救災,增加了對物質的需求,所以水災對CPI上行肯定有壓力。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也認為災害對國內CPI上行壓力不小。1998年洪水的時候,洪災對GDP的影響是0.2%。現在看來,由于連續的雪災、地震災害、雨災的影響,年初定下的CPI漲幅控制在4%以內的目標將很難實現。
災區蔬菜價格上揚農業部發布信息稱,連續幾日的暴雨,使柳州出現嚴重的內澇。受道路堵塞、土地被淹和采摘減少的影響,市場蔬菜供應偏緊,與上日環比相比,蔬菜價格上漲幅度為30%。
據價格監測顯示,12日和13日相比,柳州市苦麻菜、黃瓜、西紅柿、芥菜、空心菜價格陡升。其上漲幅度分別為:70%、100%、46%、30%、30%,而其他蔬菜價格普遍上揚,如大白菜上漲了30%、上海青上漲了13%、瓜苗上漲了24%、木耳菜上漲了23%。連日的大暴雨,使大部分的農田遭受水泡影響。特別是葉菜類,被洪水長時間泡過后,不少蔬菜爛在地里。而蔬菜生長期需要大致40多天,蔬菜供應偏緊,預計廣西柳州的蔬菜未來十幾天價格堅挺,且有繼續上漲的趨勢。
除了柳州外,汕頭也出現了菜價上漲的情況,本周47種蔬菜總的綜合平均價為2.85元/公斤,比上周2.77元/公斤上升2.9個百分點。其中有24種蔬菜價格上漲,13種蔬菜價格下降,10種蔬菜價格持平。
不過,民族證券農業食品行業分析師趙大暉告訴記者,由于廣東和廣西并不是主要糧產區,所以對全國糧食產量影響不會太大,對上市公司會有一定影響,譬如對南寧糖業、貴糖股份等。
信貸緊縮政策不變盡管國內連續面臨自然災害,但是這仍然不會改變國內信貸緊縮的政策,投資者也不能期待放松信貸緊縮政策來刺激股市。“現在治理過度流動性和高通貨膨脹仍然是最主要的目標,這一目標不會因為地震、水災而改變。我認為至少要到明年3、4月份信貸緊縮政策才有調整的可能。”
中信建投分析師劉楊則并不認為水災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很大影響。“水災不僅發生在中國,也發生在美國等其他國家。中國很大,幾乎每一年都遭受到這樣或那樣的自然災害。水災肯定會對中國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是這只是通貨膨脹和經濟減速的一個緣由,而不是本質原因。本質上來說,中國經濟仍然沒有重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