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級級強震,重慶、湖南、湖北、山西、陜西、河北、北京等地均有震感,其中川北和川中屬嚴重受災地區。災情發生后,業內人士開始關注當地生豬養殖業的受損情況,畢竟四川省是國內生豬養殖存/出欄量排名第一的大省。讓業內人士憂慮的是,如果此次災情造成四川大部分地區生豬養殖業嚴重受損的話,那么后期國內玉米市場供需格局也將隨之產生較明顯的區域性差異,筆者根據相關資訊分析認為,此次四川地震對我國玉米整體供需格局的影響應相對有限,難改其中期看升的大趨勢。具體分析如下:
一方面,地震對四川生豬養殖集中地區——川南影響相對有限
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目前四川地區生豬養殖主產區域在靠近重慶的川南地區,而此次川北及川中受災情況較為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成都、南充、資陽、達州、宜賓、涼山、綿陽及瀘州等8個主產區的豬肉產量約占全省總量的50%左右,其中成都與綿陽受災相對嚴重。成都作為四川省生豬養殖的重要基地,年出欄生豬1095萬頭,豬肉75萬噸,占全省總量的1/8,而綿陽市生豬存欄量占全省比重也近10%,據目前資訊初步分析判斷,此次地震對后期四川生豬供應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加上甘肅地區和陜西地區均有部分地區受災,此次震情將會對后期國內生豬供應造成階段性空檔期,并暫時大幅減弱當地養殖業對飼料主要原料之一玉米的需求量。但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畜禽養殖恢復繼續趨好的大背景下,其影響力應相對有限,并呈區域、階段性特征。
另一方面,四川省運輸受阻,短期內當地玉米供應及飼料生產、銷售將受明顯制約
汶川地震使得四川當地鐵路、公路運輸嚴重受阻,這也對當地飼料原料供應和流通環節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部分災區運輸環節雖經搶修已陸續暢通,但大量生活用品及援助物資將優先大量進入當地。可以預見,近期入川地區玉米數量將驟減,當地市場也可能出現階段性的貨源供應緊張局面。同時,災區一些飼料廠也出現停電現象,導致其無法進行正常生產。據了解,成都地區多數飼料廠已停產,初步估計停產時間在2—3天。受此次震情的突發影響,短期內當地對飼料供應與需求量均將出現大幅下滑現象,但由于生豬主要養殖地區川南所受影響相對較弱,并隨著運輸情況的逐步好轉,生豬及飼料銷售也將得到較明顯的恢復,后期當地對玉米的需求量應逐步恢復。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盡管目前地震對四川當地生豬養殖以及飼料產業造成的具體損失及影響尚不明朗。但是從受災區域來看,國內第一的生豬養殖大省四川,當地養殖業必然會受到一輪區域、階段性沖擊,短時間內將抑制當地玉米飼料消費需求,但隨著運輸情況的漸好及主要養殖地區受災影響偏弱。后期四川當地玉米需求仍將呈現逐步回暖態勢,況且,非重災區規模較大的種豬場養殖基本正常。與此同時,國內多數地區的養殖恢復進度則未受此次地震影響,需求增長預期也未受到打壓。因此,國內玉米供需將呈暫時性的區域分化格局,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整體上漲趨勢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