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在政府價格干預(含拍賣平抑)、產銷運輸瓶頸、國際貿易限制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國糧食價格走勢平穩(除大豆隨國際市場上漲外)。
預計2008年下半年,中國糧食價格略有上漲(8%-10%),推動因素:①成本上升;②國家收購保護價提高;③農民惜售;④可能的自然災害。
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持續上漲,在相關國家貿易干預下,近期高位盤整。
進口大豆價格持續上漲帶動國內大豆、油菜籽價格上漲,油料種植效益回升,2008年油料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種植面積則略有減少。
預計2008年小麥獲得豐收,產量增長幅度為2.4%左右。
中國果汁出口價格持續上漲,但漲幅趨緩。目前,中國番茄醬出口價格在1000美元/噸左右。蘋果汁出口價格則保持高位:①中國蘋果汁出口量占世界45%以上,具有一定的定價權;②07/08榨季蘋果原料價格大幅上漲。
二季度豬肉價格下調原因:①價格上漲抑制消費;②二是養殖業恢復。
預計豬肉價格后市平穩回落。全年均價在15元/公斤,較2007年(12.22元/公斤(雙匯均價))上漲22.7%。2008年1-5月均價16.39元/公斤,下半年均價14元/公斤左右。
肉制品加工行業成本上升壓力減輕,下半年毛利率較1季度回升1-2個百分點。
2008年1-5月,中國原奶價格沖高回落,因政府價格干預及行業競爭因素,產品價格未能同步上調,行業毛利率創下新低。預計二季度行業毛利率有所回升(1-2個百分點)/
原奶價格上漲原因:2007年,國際奶粉價格上漲,中國進口奶粉量減少,出口奶粉量增加(眾多小奶粉廠上馬,出口東南亞),導致國內奶源緊張,原奶價格提升。
行業仍有增長空間。產業規劃,2007-2012年乳制品產量復合增長率9.4%,人均奶類占有量42千克。
奶牛養殖逐步規模化和標準化,乳制品加工業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升級(06年規模以上企業數717家)。
龍頭企業發展由產能“跑馬圈地”逐步轉向產品“結構升級”。驅動因素:①產業政策:新建產能有奶源、規模等要求(有穩定奶源基地(原奶:液體乳100%,配方奶粉50%以上),行業進入壁壘提高。②盈利需要:龍頭企業均為上市公司,短期有業績增長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