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借錢不還,或者拖很久,債主礙于情面難以啟齒催討,但心中難免不快。不過,如果我們手頭的財產沒有過多的現金或者活期存款,不但能夠防止通貨膨脹帶來的現金縮水,在別人提出借錢請求的關鍵時刻,做決定還會變得容易多了。
出場人物:丁薇 年齡:28歲
月收入:7000元
去年年中,同寢4年的同學打來電話,說自己這月的信用卡還不上了,讓我借5000元錢給她,說只要工資發下來就會還我。我深知銀行信用卡利率之“黑”,又念及同學友誼,二話沒說就把錢打到她卡上。
過了兩個月,同學沒了消息,打電話很委婉地問問情況,她說,工資給自己的一個什么項目墊上了,只要這筆錢一退,很快還我。又過了半年,眼看著房貸利率一天天上漲,我和老公商量要把房貸提前還了,于是又打電話問同學,同學可憐兮兮地說:“本來想把錢放到股市里拿贏利還你的,沒想到現在被套了,等行情好一點一定還你。”我自己炒過股,知道這幾個月的行情對于在6000點入市的她來說意味著什么,于是,對于借救急錢炒股的她,我只好一等再等。上周,就當我打電話向她尋問別的事情時,電話剛通,她用一句異常“照顧”我的口吻笑著說:“放心吧,那錢我少不了你的!”我無語,聽著這句話的語氣,似乎我應該感恩戴德大呼友誼萬歲了!
可悲的是,這個同學并不是我唯一的“債務人”,因為心軟,顧及情面,我還把3萬塊錢借給了另外一個朋友,而我自己還欠著20萬的房貸沒還,我手頭并不寬裕,但又不是月光族,面對朋友,我實在不會撒謊說自己沒錢。
財智快語
礙于朋友情面借錢,最終卻是遙遙無歸期,這是所有借錢不還故事中頻率最高的情景。對于這樣的借錢者,我們有一句話想說:如果有個人肯借錢給你,那么你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份信任,不要讓對方失望;如果有個人肯借很多錢給你,那么我想一定是你在這個人的心目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千萬別讓自己變得一文不值。
理財錦囊
還貸族“債主”:提前還貸或利用房貸產品
自己還背著房貸,卻要面對朋友借錢的尷尬,實在是值得同情。不過,對于這樣的理財者來說,除了提前還貸,還可以利用銀行的一些房貸產品,保證自己的現金有一定收益,又不用為了籌備提前還款的錢而變得過于緊張。比如,丁薇可以考慮深發展銀行最近更新的“存抵貸”理財產品。當她將存款按活期存入銀行后,銀行除了支付活期存款的利息外,這部分存款的一部分可以視同提前還款而沖抵本人的房貸本金,銀行將僅按被沖抵后的貸款本金計收貸款利息,而且存款可以隨時提取。該銀行近期大幅提高了存款在5-20元之間的客戶理財收益,沖抵本人的房貸本金比例由原來的55%提高至85%。
出場人物:劉樺年齡:35歲
月收入:20000元
魯迅先生在文章里說過,越有錢越小氣,這話是有道理的,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你手里有點小錢之后,惦記你的人就多了。
我早年做外貿生意,積累了些錢,我就成了親戚朋友的“ATM”機。我第一次的被迫借錢經歷是從租金開始的,當年我把房子租給了一個熟人,本以為租給朋友一切好商量,沒想到朋友中途開始讀研究生,一下子沒了經濟來源,一年的房租一分沒給。實在沒辦法,我收回房子,他很“自覺”地打了欠條給我,不過現在3年過去了,那些房租還是沒影兒。
之后,一個親戚又因為結婚買房找我借3萬塊錢,我斟酌之后借給他1.5萬,催了近5遍,這筆錢又沒影兒了。這幾天,又有一個表弟發消息給我,說有人要把自己押在銀行的房產證拿回去用,要借我家的房產證去押著,這樣是否可行。這個表弟好賭,自己欠了銀行的錢,房產證還在銀行押著呢,想借我家的房產證去把自己的房產證換出來,再拿自己的去賣錢。賭徒的話能信么?這次,我終于對他說了“NO”。
財智快語
借錢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如果你經過思考“這筆錢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友誼”、“他有沒有借錢不還的可能性”、“他除了從我這里借錢外還有沒有其他辦法解決危機”等幾個問題之后,還是決定把錢借給朋友,那么,你一定要履行以下幾個步驟:留字據、限定還款日期、確定你并不反感借錢給他,并提出忠告。有時候,你的朋友并不是需要一大筆錢,而是需要解決他們經濟問題的對策。
理財錦囊
投資族“債主”理財風險加大考慮保本產品
對于手有余錢的“債主”來說,可以考慮將自己的現金配置成一定比例的投資產品,不過,受次貸危機的嚴重影響,基金收益節節下降,而不少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報零收益,甚至出現負收益。專家表示,投資者在配置自己的理財產品時,不妨考慮能夠保證收益、相對安全的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此類產品包括荷蘭銀行“抵御通脹系列”之“精選農產品”掛鉤結構性存款,除到期返還100%本金外,額外保證至少7%(澳元)、3%(美元)或4%(歐元)的最低年投資收益。不過,投資者仍應注意匯率風險。
(責任編輯 林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