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膠被稱為“人體健康的平衡索”,是酸奶和酸乳飲料中穩定劑的主角。
在酸奶及酸乳飲料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護酪蛋白,防止蛋白質沉淀,增強和保持酸乳的良好特性(質地和結構、粘稠度、外觀和口感),須在酸奶和酸奶飲料中添加穩定劑,也就是消費者在產品成分標簽中經常看到的增稠劑或者穩定劑。

在歐關口本等發達國家,基于營養和健康的考慮,果膠作為純天然、營養、健康的食品配料,是酸奶和酸乳飲料中穩定劑的主角。果膠是一種由a-1,4糖苷鍵連接起來的包含有200-1000個D一半乳糖醛酸單元的線性多聚糖,由蘋果或柑桔皮提取而得,具備天然、綠色、營養、健康特征,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FAO/WHO)聯合專家委員會共同確認的無毒、無ADI(每日允許攝入量)限制的食品配料,在國外被廣泛地應用于乳制品、果醬、糖果、飲料等食品行業。

同時,果膠又是一種品質上乘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降膽固醇和血脂、調節血糖、排除鉛等重金屬的功能。前蘇聯境內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發生核泄露事故,政府讓居民每天服用蘋果果膠5克,3周后,居民身體內的放射性金屬減少了62.6%。
2008年之前,在全世界范圍內只有美國、德國、丹麥、瑞士四個國家的5家企業掌握果膠的生產技術,也只有這5家企業能夠生產果膠。中國沒有果膠生產基地,如果所有奶制品的穩定劑都靠進口果膠來運作,成本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國內,乳品企業基于競爭和成木的考慮,長期以來一直選用低廉的、化學改性的原料作為酸奶及酸乳飲料穩定劑,以羧甲基纖維素鈉(CMC)及其復配物為主。羧甲基纖維素鈉(CMC)是以纖維素、燒堿和氯乙酸為主要原料,經化學改性制成的一種高聚合纖維素醚。該產品在石油鉆探中可用于保護油井,作為泥漿穩定劑、保水劑;在紡織工業中用來做上漿劑、印染漿的增稠劑、紡織品印花及硬挺整理;在造紙工業中可作紙面平滑劑、施膠劑。目前國內并沒有乳品穩定劑的國家標準,只有創業自己制定的企業標準,并且在羧甲基纖維素(CMC)使用上沒有進行限量。
溫家寶在“三聚氰胺”奶制品事件后說: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總會由進步來補償。中國將從根本上改善中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狀況,中國出產的產品特別是食品,不僅要符合國際的標準,而且要符合進口國要求,“我們將努力實現這一點”。
2008年1月10日,山東安德利集團歷時5年精心打造的綠果康源果膠正式面世,從此改變了中國沒有果膠生產基地的歷史,亦有可能成為目前危機沖擊下的國內乳品企業革新的一個支點。
自此,安德利成為世界上第六家專業果膠制造商,登上了自主創新的科技巔峰,被歐美企業壟斷了多年的世界果膠領域,終于有了中國企業的矯健身影。這一刻,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中國,投向煙臺,投向安德利。多年前,安德利憑借一場“洋官司”贏得對美出口零稅率的勝利,一舉打進了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并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蘋果濃縮果汁生產企業。
安德利總裁王安說,目前,世界果膠總產量不過才35000噸左右,而安德利果膠二期項目投產后,果膠產量將占到世界果膠總產量的1/6左右,屆時,安德利將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果膠生產企業。
這意味著什么?一位企業界人士直言不諱:“安德利進軍果膠產業,將極大地改變世界果膠業的布局,對世界果膠業產生重要影響,其中一個變化就是,中國的果膠用戶‘足不出國’就能用上高質量的果膠產品,再也不用看國外果膠生產企業的臉色行事了”。這也意味著,全面提高酸乳及酸乳飲料的質量和檔次,不再是難題。天然的、健康的穩定劑——果膠的使用,可提高乳品檔次,使乳制品業切實進入健康、安全的軌道,給國人帶來更加優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