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國家衛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衛生監督局副局長王雪凝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的標準。但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原本它不應該在食品中存在,為什么還要有這樣一個限量值的存在?
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 為何允許在食品中微量存在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陳君石院士介紹,三聚氰胺是不允許人為添加到食品中的,但三聚氰胺并不僅僅是人為添加進去的,其它的來源是有可能的,盡管含量很少。比如食品包裝材料、比如有一些品種的農藥產生的代謝產物。因此三聚氰胺可能存在于我們的環境當中。如果食品在環境中接觸到,就有可能有非常少量的三聚氰胺存在于食品中,所以我們不能規定它的含量是零,不能規定食品中完全不得檢出。
中國的標準依據什么制定 是否會一直執行下去
標準為什么制定為這個限量值?從保護健康的水平來講,這個1mg/kg是遠低于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的水平。另外一個根據,這樣一個控制水平不是一個國家所獨有和孤立的,可以參考一下其他關國家和地區,不管是臨近的香港地區,還是是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歐盟,還有其他一些國家,都是控制在這樣一個水平,也就是說,對于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標準都規定在1mg/kg以下。美國沒有對嬰幼兒配方粉制定一個控制的限量,但是對其它的食品制定了2.5mg/kg的標準,也跟我們這個標準一樣。
這個標準目前是一個臨時的監管標準,至于是不是會永遠檢測下去?陳君石表示,跟食品標準里的其他指標一樣,要看發展的形勢。假如經過相當長的一個階段,各個方面都認為沒有問題了,這個指標也許不會長期存在于監管范圍當中。
問題奶粉的受害患兒是否會有后遺癥
三聚氰胺污染量高的奶粉為什么會對嬰幼兒健康造成危害,原因是它在腎臟當中形成了一個不會溶解的泥沙狀的石頭,這個石頭大了以后,堵住了輸尿管,引起了腎臟的衰竭,引起了不能排尿等等比較嚴重的后果。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跟有毒有害物質造成的全身性中毒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一種機械性的損傷,不是化學損傷引起了肝臟的毒害、腎臟的毒害、神經系統的毒害,這跟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機理是完全不一樣的。
陳君石表示,從這方面來理解,假如患兒癥狀很輕的話,經過治療結石順利排出了,在這種情況下不應該有后遺癥。但是假如已經是很危重了,那就不是結石本身造成的危害,而是腎功能已經受到了嚴重損傷,這種情況下是否會有后遺癥,就要看腎功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復正常。 (南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