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圖(取材于韓國第7期大王戰挑戰賽五番勝負第一局。由挑戰者曹薰鉉九段執白對大王劉昌赫三段):黑1擠,是催促白棋定型的好手,至黑7打吃,黑厚。白8粘后,輪黑行棋,請愛好者為黑棋確定行棋的方向。

實戰經過圖:黑13如改在A位攔逼,白將脫先在左下行棋。
白16托角時,黑17的選擇決定布局的結構。
參考圖一:黑1外扳、3接,白4占據雙方勢力消長的要點,黑棋不能滿意。
故實戰黑17、19屬積極之策。
解答圖:黑1爬是大失著。
參考圖二:黑1是雙方攻防的急所。
白2、4安頓下邊,黑5轉向大場。
實戰白2不循常規搶占要點,十分機敏。
黑3也應“亡羊補牢”,走A位鎮頭。
黑11跳。強化左邊七子,除此之外已是別無選擇。
白12壓絕好,至白18,白布局成功。
白20關起是要點,既防止黑在B位打入,又瞄著C位的點角。
實戰繼續圖一:黑1尖頂時,白2、4是本手。
黑5拆邊是問題手。

參考圖三:黑1跳本手。
白2壓則黑3退,黑棋右上角可保無慮。
黑9也應強硬地接在A位。
實戰被白10從上面利用,黑棋很不舒服。
黑11以下至23是迫不得已的防守。
白24攻擊方向絕佳,至此白方已獲局面的主導權。
黑27拼搶實地,白28、30應對簡潔明快。
黑31不如走B位堅實。
白32以下的攻擊自然流暢,黑方陷入苦戰。
實戰繼續圖二:黑1長時,白2擋住賢明,迫使黑3后手自補,白已充分。白2如改于33位強攻,則黑方會先走A位跳入破空,局勢趨于混亂。

白4至黑9是白方明快的先手定型。
白10擠試黑應手。
黑11、13看似強硬,反遭虧損。
白14、16以下次序巧妙。白24一路打吃又是此際收官手筋。先手獲利后走到34位,白方確立優勢。
黑35也欠細致。黑35應先走38位托,以下白B扳。黑再下35位,顯然優于實戰。
白棋走到38位擋后取得優勢。
實戰終結圖:進入本譜后的官子,雙方出入不大,已經無關勝負。
本局第一譜由于黑41爬的失著,被白42占據要點,打開局面:接下來第二譜中黑65、69等著不夠緊湊,導致黑的失敗。
本局結果:共216手(即本譜第66手),白勝4目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