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劉昌赫在年初發表顛覆職業圍棋傳統的改革建議之后,韓國棋士會理事金萬樹七段進一步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案,其要義是借鑒英超在歐洲足壇崛起的模式,開放國內預算規模5億以上的比賽,制定類似英超勞工證的制度,不分職業和業余只要能過門檻一視同仁,吸引傳統圍棋強國乃至東南亞、歐美的優秀棋手,讓韓國成為圍棋的世界中心。同時施行獎金制,取消對局費。

相比年初劉昌赫略帶顧忌和困惑的改革呼吁,金萬樹的改革方案提出了清晰可行的思路。簡單說:在過渡階段韓國棋戰施行二元制,首先開放預算規模超5億的名人戰、王中王戰、GS杯,不分職業、業余,國內、國外,按一定準入資格開放。在這里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取消對局費。對局費的弊端是預賽階段龐大的對局數量,棋戰的大部分預算要在此消耗掉。如果能省下這部分資金兌現到獎金制上(像高爾夫、網球),棋戰自然會吸引國外的優秀棋手。金萬樹覺得,李世石、李映九等棋手放棄國內比賽打中國聯賽無可指責。國內比賽拿到冠軍才幾千萬韓元,而李世石等下一盤就能拿近千萬韓元,有實力的棋手自然更樂意投人市場化的棋戰。金萬樹認為:在市場化的舉措上,中國聯賽要超前于韓國,而且以此為開端,未來有可能贏走世界圍棋中心的位置。
在金萬樹看來,韓國棋壇已經陷入棋戰越來越縮水、棋迷數量越來越減少,棋手收入越來越減低的惡性循環。所以與其大家一起等死,不如經歷短痛,徹底改革。其中包括韓國棋院職能的改變。目前的韓國棋院以養活圍棋和棋手為目的,靠“化緣”來包辦比賽,不能彰顯企業出資創辦比賽市場目的。如果想實現圍棋的市場化,韓國棋院必須外放棋戰主管權,從包養棋手的機關轉變為只提供認證、管理和比賽服務的功能性機構,而棋手從棋院“下崗”,通過市場養活自己。在改革的過渡階段,施行二元制是必須。但關鍵是必須要有開放比賽的第一推動,如此韓國棋壇會逐漸轉入市場化的良性循環。
韓國棋壇6月的話題還聚焦到富士通杯,6月7日在北京進行的第21屆富士通杯八強戰中國棋手取得大捷,古力、常昊、劉星分別擊敗李世石、樸永訓、趙漢乘占據了四強的三席。其中古力屠龍擊敗李世石,其價值不亞于冠軍本身,古力作為中國棋壇的領軍人物總算起到了中流砥柱、力挽狂瀾的作用。富士通杯是韓國十年霸主地位的最后一座城堡,7月5日、7日的富士通杯最后兩輪已經成為中韓對抗最關鍵的決戰場。如果5日的四強賽劉星阻擊李昌鎬成功,那么中國包攬冠亞軍。提前終結韓國富士通杯十連霸的傳奇;如果李昌鎬過關,古力或常昊就要擔起使命賦予的責任。如果李昌鎬最終奪得冠軍,那么就是韓國棋壇上演“倚天屠龍記”,李昌鎬和李世石的刀劍合璧則是天下無敵。